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下图示意我国某省地理环境。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都市农业位于城市内部和周边地区,是农业、科教、观光相结合,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现代农业。近年来,该省北部涌现出许多都市农业园区。
(1)从社会经济角度,分析该省北部形成都市农业园区的主要原因。
(2)近年来在P地区形成“淘宝村”,主要利用进口木材加工木制品,并通过“淘宝网店”进行销售。人们对这种经济发展方式是否有利于区域可持续发展产生了争论,选择你支持的一种观点,并为其提供论据。
观点A:有利于区域可持续发展。
观点B:不利于区域可持续发展。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8-11-01 08:40:1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读“甲、乙、丙三个地区牛奶生产和销售模式的变化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阶段Ⅰ的牛奶生产基地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水源状况
B.科学技术
C.草场分布
D.市场需求
【小题2】发展到阶段Ⅱ以后,乙、丙两地的牛奶完全由甲地输入,其主要原因是
①甲地牛奶生产成本较低、市场竞争力强
②乙、丙两地区城市化发展造成地价上涨
③交通运输条件改善和保鲜冷藏技术发展
④乙、丙两地区气候变化导致草场退化和奶牛产量降低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同类题2
经济发展、生活水平提高和气候变化带来越来越大的地区差异,形成多样化的食物需求和多种生产模式。从种子需求的角度中国大致呈现出三大农业模式,其典型区域如图所示。
据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图中
A.北方为产业农业模式,南方为传统农业模式
B.产业农业模式分布于地广人稀的北部、西部
C.传统农业模式分布在云、贵、川、湘等省区
D.新兴农业模式集中于大城市周边和沿海地区
【小题2】我国产业农业模式下的主要农产品有
A.大豆、玉米、水稻、小麦
B.茶叶、花卉、蔬菜、水果
C.牛羊肉、青稞、油菜
D.冬小麦、水稻、甘蔗
【小题3】三大农业模式的划分依据之一是作物品种和产量。图中间接反映出我国粮食增长中心北移的现状,其形成原因主要有
①南方人口增长快,人均粮食生产减少 ②南方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快,耕地减少
③北方迁入人口多,农业劳动力增加 ④北方耕地广大,机械化程度高,粮食单产提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同类题3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下图是我国东北部分地区,这里有中国最大的湿地沼泽,在历史上曾被称为“北大荒”,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国家对该地区进行大规模开垦,使东北地区成为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
(1)分析乙附近区域湿地广布的主要原因。
(2)乙地区是我国著名的商品谷物农业区,你是否赞同乙地区继续大规模开垦,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3)甲、乙两地是我国重要的商品马铃薯生产基地,马铃薯种植时间一般在4月中旬至5月初。与乙地相比,甲地马铃薯种植时间晚,分析其原因。
同类题4
与一般农作物比较,鲜花种植需水量较大,荷兰与肯尼亚均为世界鲜花出口大国。读肯尼亚地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肯尼亚的鲜花种植区,主要分布在该国的
A.东部
B.北部
C.西部
D.南部
【小题2】与荷兰相比,肯尼亚发展鲜切花生产的优势自然条件是
①热量丰富 ②光照充足 ③地形平坦 ④水源丰富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同类题5
中国苹果“北有烟台,南有昭通”。昭通市位于云南省东北部,平均海拔2000米以上。昭通市部分果农在苹果树下种草、养鸭、养鹅,发展生态农业,经济收入大增。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昭通市与烟台市相比,发展苹果产业的区位优势主要有
①气温日较差大 ②苹果生长期内白昼长 ③上市时间早 ④年降水量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小题2】昭通市部分果农发展的生态农业和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农业生产的共同特点有
①商品率高 ②机械化水平高 ③合理安排农业生产时间 ④建立了良性生态系统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区域产业活动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农业的区位选择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农业区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