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下图表示的四个区域均是世界上著名的农业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关于四个区域农业生产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草场茂密,光热不足
B.乙——土壤肥沃,雨热适宜
C.丙——地势东西高、中间低,平原面积大
D.丁——地面平坦,水网稠密
【小题2】关于四个区域农业生产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粮食商品率高
B.乙——机械化水平低
C.丙——水利工程量大
D.丁——市场适应性强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4-08-06 07:20:0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读左下图“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及右下图“该地为防范某生态问题措施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右上图中的草方格沙障
A.主要目的是防治沙尘暴
B.可以削减风力,截留水分
C.对公路保护作用明显,适宜大规模推广
D.可以增加土壤腐殖质,提高植被成活率
【小题2】甲处能够大规模发展水果种植的主导因素是
A.光照强
B.温差大
C.土壤肥沃
D.水源充足
【小题3】该地区的白兰瓜在砂田(用砂石覆盖土壤表层)种植,砂田的优势主要在于
①通气蓄水 ②提高昼夜温差 ③增加降水 ④避免病虫害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同类题2
德国慕尼黑大学的一位教授是这样看待中国的:他首先把中国分成东部与西部,再分别分成南北两部分,形成如下图①、②、③、④四块区域,并将这四块区域命名为“银色中国”“金色中国”“黄色中国”和“绿色中国”。据此回答下题。
【小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银色中国”与“金色中国”以冈底斯山为界
B.“金色中国”与“绿色中国”的分界线包括贺兰山
C.“黄色中国”与“绿色中国”的分界线为秦岭
D.“银色中国”与“绿色中国”的分界线是巫山
【小题2】各区域与主要成因的组合,正确的是
A.“黄色中国”——海拔高度所致
B.“金色中国”——海陆位置影响
C.“绿色中国”——流水侵蚀作用
D.“银色中国”——纬度位置影响
同类题3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一般情况下,河流R()
A.有春汛和凌汛
B.只有夏汛
C.有春汛和夏汛
D.有夏汛和凌汛
【小题2】城市P是在大型能源基地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该能源基地是()
A.水电站
B.油田
C.天然气
D.煤矿
【小题3】与珠江三角洲等地区相比,图示平原地区作为商品粮生产基地的优势条件是()
A.单位面积产量高
B.人均耕地面积大
C.交通发达
D.水热条件好
【小题4】以下不属于该商品粮基地特点的是( )
A.以国营农场的经营方式为主
B.粮食商品率处于较低水平
C.已经形成粮食作物的地区专业化生产
D.是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
同类题4
(l0分)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群岛国家,河流众多而短小,渔业资源丰富。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印度尼西亚地理位置示意图
材料二 B岛地处板块边界上,面积约12万平方千米,北部是平原,南部是熔岩高原和山地,山间多宽广盆地。印尼2亿多人中有一半以上居住在该岛,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之一。
(l)描述A岛的地形特征。(2分)
(2)说明B岛人口稠密的主要原因。(3分)
(3)印度尼西亚政府大力鼓励B岛人口向C岛移民,试分析原因。(2分)
(4)分析印度尼西亚渔业资源丰富的自然原因。(3分)
同类题5
某地(澳大利亚)农业生产模式如下图所示。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该地农业所属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商品谷物农业
B.大牧场放牧业
C.混合农业
D.乳畜业
【小题2】影响该地农业结构(即种植小麦和牧羊在农业中的各自比重)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市场
B.生产机械化水平
C.劳动力
D.科技水平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区域产业活动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农业地域类型
区域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