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其中,“家庭农场”的概念是首次在中央一号文件中出现。家庭农场是指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材料二 东北地区图

(1)图中F地区是发展家庭农场的试点区,试评价该地区发展此农业模式的自然区位条件,并说出美国东北部地区乳畜业发达的区位条件。
(2)D地分布有大面积湿地的原因。
(3)D地分布的湿地被破坏后会产生什么不利影响?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8-11-30 10:24:4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5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茶树性喜温暖湿润气候,生长最适温度为20一25℃,年降水量要在1 000毫米以上,喜光耐阴,要求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肯尼亚地处东非高原,东非大裂谷纵贯南北,火山灰土层深犀,河湖较多,自然每件非常适合茶树的生长与种植。肯尼亚茶园主要分布在海拔1 500 -3 000米的西南部山区,与世界其他地区的茶叶相比,这里的茶叶品质优良,产量大,是本国第一大出口农产品,主要出口到欧洲、中东及美洲地区。肯尼亚茶叶在国际市场上销售方式独特,主要采用生产者(茶农)一拍卖行一消费者(食客)的拍卖体系。肯尼亚90%的茶叶都是通过拍卖市场进行售卖的,位于蒙巴萨的茶叶拍卖市场是世界三大(印度加尔各答拍卖市场、斯里兰卡科伦坡拍卖市场)茶叶拍卖市场之一,为降低茶农销售成本,肯尼亚政府每周都免费为茶农将茶园的茶叶用火车运到蒙巴萨茶叶拍卖市场。肯尼亚茶叶虽然品质优良,但一直没有大规模进入我国市场。下图为肯尼亚等高线地形图(斜线阴影区为茶树种植区)。

(1)说明肯尼亚西南部山区种植茶树的优越自然条件。
(2)说明肯尼亚茶叶在国际销售市场上的竞争优势。
(3)肯尼亚茶叶品质优良,但一直没有大规模进入我国市场,试分析其主要原因。
(4)受干旱气候影响,近年来肯尼亚茶园减产明显,试提出有效的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