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表1为巴西和中国粮食生产状况对比。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与巴西相比,2006-2014年中国增长数量较大的是
A.粮食种植面积
B.人均粮食种植面积
C.粮食总产量
D.人均粮食产量
【小题2】与巴西相比,中国粮食生产的主要优势因素是
A.气候
B.地形
C.技术
D.交通
【小题3】中巴粮食生产和贸易合作前景广阔,中国可以从巴西大量引进
A.粮食
B.机械
C.资金
D.良种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8-03-24 01:01:2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季风水田农业主要分布在亚洲季风区。农业以种植业为主,作物以水稻为主,水稻被称为“亚洲的粮食”。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季风水田农业区发展水稻种植业的优势自有然条件有( )
A.大面积可供开发的土地
B.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C.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的气候
D.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
【小题2】关于亚洲水稻种植业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机械化水平高
B.水利工程量大
C.单产低,商品率低
D.资金投入多
同类题2
“农夫果园”番茄汁的原料主要来自新疆(产地位于下图中A地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1分)
(1)分析该地区的番茄质量优良的主要自然原因。(2分)
(2)A城镇分布有“农夫果园”番茄榨汁企业,分析影响该企业分布的主要区位因素。(3分)
(3)A地区农业生产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是
。(双选)(1分)
①坡地开荒导致水蚀严重 ②过度开垦导致土地荒漠化 ③不合理灌溉导致土壤盐碱化 ④农业结构调整导致酸雨增加
(4)描述图示地区城镇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其主要区位因素。(5分)
同类题3
太阳房是利用太阳能进行采暖的节能环保型建筑物。下图是我国东部乡村某地太阳房太阳辐射吸收和室内空气循环示意图,箭头表示空气流动方向,当玻璃墙倾角为60°时,该地冬季太阳房集热效果最佳。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该地大规模发展农业的限制性因素及发展过程中最易产生的环境问题分别是()
A.热量水土流失
B.光照荒漠化
C.水分盐碱化
D.地形旱涝
【小题2】要促使该区域工农业规模化生产,最紧缺的资源需跨区域调配,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西气东输促使该区域能源结构的调整,解决大气环境问题
B.西电东送促使规模生产,解决该区域发展中的电力匮乏问题
C.南磷北运促进磷肥及化学工业生产,解决农业生产中土壤的缺磷问题
D.南水北调促使工农业规模化生产,解决该区域工农业发展中的缺水问题
【小题3】四幅图中,能反映该村冬季状况的图示及此时该地盛行风的风向分别是()
A.图a西北风
B.图b东北风
C.图c东南风
D.图d西南风
同类题4
读珠江三角洲某城市平面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示区域的主要地形是什么?该地形区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是什么?
(2)最近20年,该地农田里的生产对象由水稻变成了蔬菜和花卉,主要原因是什么?
(3)该城市的高级住宅区主要布局在C地,试分别从自然和人文的角度分析此地吸引社会名流和富豪买房的主要优势条件。
(4)该市拟引进精密仪器工厂,你认为在该市布局此类工厂是否合适?试向有关部门简单陈述布局此类工厂的有利区位条件。
同类题5
读印度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示农作物分布是指()
A. 小麦 B. 棉花 C. 黄麻 D. 水稻
【小题2】以技术密集型为主的新兴工业区是()
A. a工业区 B. b工业区
C. c工业区 D. d工业区
【小题3】由孟买直线到加尔各答,其年降水量的变化是()
A. 逐渐减少 B. 先逐渐减少,后逐渐增加
C. 逐渐增加 D. 先逐渐增加,后逐渐减少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区域产业活动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农业地域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