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家
孙全鹏
不得不说,亮子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士兵,当兵的第三年,部队的首长把亮子留下来,不过是在一个偏僻的地方。和战友分别时,大家都哭了,战友们哭是因为要离开军营了。亮子哭的原因是为什么留在了军营,而且是个鸟不拉屎的地方?
亮子哭着哭着,就开始在心里埋怨起父亲来,就想起那个有风的黄昏。
那个有风的黄昏,亮子才18岁。父亲听到征兵的消息下来了,就到河边找到了正在捉鱼的亮子,父亲对亮子说:“孩子,在家你也没事,去当兵吧,当兵锻炼人!”
于是,亮子进入了部队,虽然亮子文化程度不高,但他能吃苦,表现得很突出,到复员时,亮子竟然当上了士官,并留了下来。
亮子留下来不假,却到了很偏僻的地方,而且一去就是一辈子,从此,亮子回家探亲的时间少了,见父亲的时间少了。母亲去世的早,父亲年龄大了,家里没人照顾,亮子开始担心父亲,就想着把工作调回去,可是哪有那么容易啊?亮子就想着把父亲接过来,父亲头发白了,七十多了,再不尽孝,何时尽孝呢?亮子给父亲打电话,让父亲搬过来住。父亲不愿意去,他说:“太远了,自己都一把老骨头了,现在去外地住,不习惯。”
终于有一天,父亲竟然同意搬到这里来。家里乡亲都来送别,父亲喝了很多酒,父亲说:“以后就不回来了,老了,要享几天的福了……”
父亲到了儿子工作的地方,并不像电话里说的不习惯,相反,父亲天天闲不住,一个人经常到后山里走来走去。父亲看见儿子带兵,儿子真威武,声音洪亮,儿子真的是好样的。父亲看着眼睛就眯成一条线。
父亲喜欢到外面转来转去,一回来就与儿子不停的说话,说他喜欢这里的山山水水,喜欢是这里的风土人情,真后悔没早点回来,儿子很不解,这里有什么好呢?山路弯,水质苦,风沙大,没一样比得上家乡的。有一天,父亲回来却说,这地方东面有一片地,我看过了,这里的风水不错,死了埋在那里不错。”亮子努力说服父亲:“那里,以前可是乱坟岗……”“我找人算过了,那里风水好,适合我木命的人。”父亲坚持说。
父亲得了脑梗,突然就走了,在他所谓的好风水的地方长眠了。亮子一下子没了依靠,他感觉到更孤独,一有时间就去乱坟岗和父亲说话。
到了黄昏,开门的守墓人,看见亮子还不走,就劝道:“回去吧,人死不能复生。”
亮子走了,回头看了父亲的墓碑,很小,在草丛中不起眼,很平凡,就像父亲的一生,静静地来到世上,又静静的走了,时间很快,一晃十年过去了,父亲死后还不能进祖坟,作为儿子更惭愧,亮子终于下定决心,要将父亲的坟迁至家乡。
守墓人却对亮子说:“你不懂你父亲啊!”
亮子忙问:“啥意思?”
“以前,你父亲哪都不去,天天在这里,我们一起聊天,一坐就是一整天。他害怕死亡,害怕的要命,死了进不了祖坟怎么办?死后没法和你娘说话怎么办?可他怕你一个人在这里定不下心,就把自己留下来了。这里有一封信,你自己看看吧。”守墓人取出一封信,递给亮子。
孩子,我不能让你一个人在外面,还有爹呢。你好好在这里工作吧,为自己,为父亲,更为国家,你放下一切吧。你不要想家了,爹把家搬来了,搬到这里来了,爹会陪你一辈子,一辈子都不会离开这里。
亮子回过头,望着父亲小小的坟墓,坟墓是那么的小,此时此刻就像太阳一样照耀着,刺痛了他的眼。
(2018年第6期《小小说大世界》)
【小题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及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倒叙亮子参军和初入军营的事,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当兵三年的亮子思想还不成熟。 |
B.文中多次运用伏笔照应,父亲离乡时说“以后就不回来了”,为后文父亲死后安葬异地埋下伏笔。 |
C.“父亲看着眼睛就眯成一条线”,这一肖像描写表现了父亲为儿子的优秀而骄傲自豪的心理。 |
D.文末对父亲坟的描写,意在凸显父亲虽然平凡,但他的品格却是崇高的,对亮子产生巨大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