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新疆天山牧民随着季节变化而转移草场放牧,称之为转场。2009年12月,新疆北部地区遭遇强降雪天气。次年3月初,当地政府考虑到牧民的实际困难,首次利用火车帮助天山深处的牧民进行转场。此后,新疆伊宁等地区每年都会在政府补贴政策的支持下,利用火车、汽车进行机械化转场。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推测本次利用火车转场的目的地是(   )
A.春季牧场B.夏季牧场C.秋季牧场D.冬季牧场
【小题2】新疆首次利用火车为牧民转场的原因可能是为了(   )
A.提早离开积雪覆盖的天山深处,避免牲畜因寒冷和饥饿而死亡
B.帮助牧民将牲畜运往更远的牧场放牧,以获取充足的牧草
C.避免途中雪崩及融雪洪涝等灾害对转场的影响
D.降低牧民劳动强度,缓解牧民流向其它行业的状况
【小题3】利用火车、汽车等交通工具的机械化转场带来的益处是(   )
①避免了牲畜在转场途中因掉膘、流产、死亡而造成的损失
②提升了铁路、公路的交通运输能力,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③降低了转场成本,鼓励牧民大规模发展牧区畜牧业
④使传统转场路线周围的植被得以恢复,保护了生态环境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9-04-20 09:21:5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5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2016年8月5日至21日,第31届奥运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安第斯山区铜、锡、铅锌等有色金属矿丰富,其中铜矿储量占全球的60%,当地大量开采铜矿对生态环境造成了较大的破坏。图为南美洲局部地区略图。

材料二 : A为里约热内卢,B为库里蒂巴(巴拉那州的首府)的月均温(℃)和月降水量( mm)资料。

材料三  巴西是南美洲最大的桑蚕养殖和生丝生产国,也是世界上继中国之后的第二大生丝出口国,临近里约热内卢的巴拉那州是巴西目前最大的桑蚕种植养殖基地,巴西国内丝绸消费极少,90%以上的生丝供应出口。巴拉那州政府对蚕丝业十分重视,始终把蚕丝业作为支柱产业来发展。又从日本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和企业管理方式,为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缫丝生产线,生丝质量水平一直在世界的前列,巴州的桑园主要分布在缓坡丘陵地上。桑蚕的饲养适宜的温度为20℃一30℃,养育周期约40-60天,需要投入较大的劳动量。
(1)分析甲地沿岸夏季海雾多发的原因。
(2)简述安第斯山区铜、锡、铅锌等有色金属矿丰富的原因。
(3)根据材料二,比较A和B两地气候特征的差异,并分析A的气候成因。
(4)请在下列两个问题中,选择其中一个问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问题计分。
问题①:与中国太湖相比,巴拉那州发展桑蚕养殖的优势条件?
问题②:巴拉那州进一步发展蚕丝加工业的优势条件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