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某山区土地利用形式多种多样,1000米以下的河谷平原以种植甘蔗为主,1000米至2000米左右的坡地,多种植咖啡、可可;2000米到3000米的地区种植玉米、小麦、大麦和马铃薯,一年可两熟;海拔更高的地区是高寒草原和终年积雪。据此完成下面各小题。
【小题1】上述材料所描写的农业景观最有可能位于
A.北美落基山区
B.欧洲阿尔卑斯山区
C.亚洲喜马拉雅山区
D.南美安第斯山区
【小题2】影响该地农牧业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为
A.气温变化
B.坡度大小
C.土壤类型
D.水分变化
【小题3】在2000米到3000米的地区多种植玉米、小麦、大麦和马铃薯,其中以马铃薯的栽培高度上限最高,其原因是
A.可在霜期栽种
B.适合冻土培育
C.土壤有机质含量高
D.生长季最短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6-02-29 02:12:0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我国江西的立体农业,西北的灌溉农业,海南岛的热带作物种植业,上海周围的乳畜业的主导因素按顺序判断正确的是
A.①江西的立体农业②西北的灌溉农业③海南岛的热带作物种植业④上海周围的乳畜业
B.①西北的灌溉农业②江西的立体农业③海南岛的热带作物种植业④上海周围的乳畜业
C.①西北的灌溉农业②海南岛的热带作物种植业③江西的立体农业④上海周围的乳畜业
D.①上海周围的乳畜业②海南岛的热带作物种植业③江西的立体农业④西北的灌溉农业
同类题2
近年来,随着科技发展在澳大利亚南部沿海地区出现了一种“阳光+海水”的新颖农业。落日农场占地面积20万平方米,是世界上第一座利用聚光太阳能发电、海水淡化和温控温室来运营的农场。左图为落日农场位置,右图为其温室室内景观。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落日农场选址于A处的最有利自然因素是( )
A.光照
B.降水
C.气温
D.土壤
【小题2】“阳光+海水”的新颖农业生产方式相对传统农场模式的优势是( )
①利用海水淡化,农场布局更灵活 ②温控温室,全年都可种植,成本低③受自然灾害影响小,产量稳定 ④利用清洁的太阳能,对环境污染小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同类题3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葡萄的糖分含量越高,酿制出的葡萄酒酒精度越高。葡萄生长过程中,特别是成熟期的光照及昼夜温差与其糖分积累呈正相关。图a中甲、乙两地均为优质葡萄产地。图b为乙地典型的葡萄种植园景观。世界上酒精度最高(16.2度)的优质葡萄酒就是使用乙地及其附近所产的葡萄酿制而成的。
(1)分析乙地葡萄种植园地表鹅卵石堆积的原因。
(2)简述乙地气候特点,并说明葡萄种植园地表鹅卵石对葡萄生长的影响。
同类题4
珠江三角洲历史上以桑基鱼塘闻名全国,并且是我国十大商品粮基地之一、三大蚕桑基地之一、最大蔗糖基地。近年来,农业生产结构已经发生巨大变化,甚至出现大片出租、出售土地的现象。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珠江三角洲形成“桑基”农业的有利条件是( )
A.地势低平,河流众多,水网稠密
B.气候高温少雨
C.光照强,昼夜温差大
D.具有肥沃的红壤
【小题2】广大农民弃耕的深层次原因是( )
A.农产品价格低,谷贱伤农
B.生产资料价格高,入不敷出
C.土地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肥力下降
D.工业化、城市化快速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同类题5
下图是世界某区域农业地带分布图。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农业地带沿0°经线变化所反映出的地域分异规律形成的基础是( )
A.水分
B.热量
C.地形
D.土壤
【小题2】甲地区是世界上著名的棉花产区,其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
A.光照
B.热量
C.水源
D.土壤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区域产业活动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农业的区位选择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