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珠三角桑蚕业的发展成为桑基鱼塘发展的强大驱动力,1925 年桑蚕业全盛时,珠三角生丝和丝织品等占到了广州出口总值七八成。在这样的经济背景下,一个独特的群体“自 梳女”登上了历史舞台。珠三角自古以来妇女便需要和男子一样去承担生活生产的重担。正当盛年的女儿若出嫁便对娘家造成不小的损失,“不落夫家”和"自梳”便得到娘家的默 许。特别是丝厂大量出现后,对女工需求的迅猛增长,更是催生了“自梳女”群体的扩大。桑蚕业丰厚的利润让为此工作的女性取得了独立的经济地位,她们为了适应机器缫丝这种 工业化生产管理要求,又想摆脱封建婚姻的束缚,加之西方文化传入,独立自由思想的侵 染,导致"自梳”风气的产生,女性集体性地抗拒婚嫁。清末民初顺德蚕业极盛时,有“十女九不嫁”之说。

结合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30年前密集的桑基鱼塘如今已很少见,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A.技术落后,桑蚕业衰落B.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
C.商品粮基的建设D.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
【小题2】珠江三角洲地区“自梳女”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A.经济生活上的独立B.西方自由思想的浸染
C.劳动生产技术的提髙D.家庭传统观念的影响
【小题3】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丝价暴涨,推测其对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影响是
A.“自梳女”人口数量快速增加B.鱼塘面积萎缩
C.男性劳动力失业人数增加D.自梳女赴南洋谋生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9-05-21 09:55:3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5

智慧农业运用传感器和软件通过移动平台或者电脑平台对农业生产进行控制,使传统产业更具有“智慧”。陕西省大荔县已建成全国智慧农业示范园区,该园区内的蔬菜大棚安装了传感器,可以监测空气和土壤的温度、湿度,土壤的盐碱度和pH值以及光照变化。农业生产人员可通过监测数据对环境进行分析,从而有针对性地投放农业生产资料,并根据需要调动各种执行设备,进行调温、调光、换气等动作,实现对农业生长环境的智能控制。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大荔县发展智慧农业的主要目的是
①扩大农业生产规模 ②拓展农产品市场 ③节约农业生产资料 ④提高农产品产量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小题2】大荔县发展智慧农业的有利条件是
A.政策支持B.气候类型多样
C.黑土广布D.水陆交通便利
【小题3】南澳岛地处广东东部,四面环海,北回归线横贯主岛,下图是1975~2009年南澳岛气象观测站(测站位置:117.02°E、23.26°N,海拔高度7.2 m)的大雾日数等气候资料。结合图表完成下列问题。

南澳岛大雾出现频率最高时,在当地能看到的现象是
A.当地大雾浓度最大时一般是中午 12 点
B.当地台风活动频繁,降水多,多大雾天气
C.当地太阳接近于正东方向升起
D.岛上居民穿着以厚实的羽绒服、棉袄等衣服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