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下图为农业分类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甲代表的农业地域类型的生产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专业化程度高,商品率高
B.精耕细作,劳动力投入多
C.机械化程度高,单产较高
D.科技含量高,生产规模大
【小题2】下图阴影地区所示农业地域类型与丙相同的是
A.
B.
C.
D.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8-01-17 06:03:0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某区域示意图
材料二 甲村发展资料
(1)近年来河口处海域等深线向外海凸出越来越大,这反映出什么地理现象?
(2)该地拟建设港口,在A、B、C三地中选择在何处最合适?说明理由。
(3)甲村农业发展的优越条件有哪些?
(4)请从两类村办企业中选择一类进行评价。
同类题2
下图为甲、乙、丙三个地区牛奶生产和销售模式变化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从图中看出,阶段I的牛奶生产基地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水源状况
B.科学技术
C.草场分布
D.市场需求
【小题2】可能引起上述牛奶生产布局变化的原因是
①甲地的产品质量和价格优势突出 ②乙地的生产成本降低 ③丙地的交通不便④冷藏和保鲜技术的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小题3】影响乳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和气候
B.市场和饲料供应
C.饮食习惯
D.政策与科技
同类题3
冻土是指零摄氏度以下,并含有冰的各种岩石和土壤。冻土是一种对温度极为敏感的土体介质,含有丰富的地下冰,因此冻土具有流变性。读我国北方某地冻土层冻融过程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地冻土冻融过程的特征是
A.10月至3月.冻土最大深度在减小
B.10月至7月,冻土层厚度在增加
C.3月至7月,表层土壤在冻结
D.7月至9月,冻土层逐渐消融
【小题2】冻土给该地人类活动带来的影响是
A.提高土壤肥力
B.危害当地生态环境
C.使土层疏松,利于农耕
D.流变性大,不利于开发利用
同类题4
下图表示的四个区域均是世界上著名的农业生产区。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四个区域中,农业地域类型以牧牛业为主的大牧场放牧业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小题2】关于四个区域农业生产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草场茂密,光、热不足
B.乙—土壤肥沃,雨热同期
C.丙—地势东西高、中间低,平原面积大
D.丁—地面平坦,水网稠密
同类题5
根据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祁连山脉位于中国青海省东北部与甘肃省西部边境,由多条西北-东南走向的平行山脉和宽谷组成,面积约2062平方公里,祁连山的平均山脉海拔在4000米-5000米之间。祁连山地具有典型大陆性气候特征。一般山前低山属荒漠气候,山腰下部属半干旱草原气候,山腰上部为半湿润森林草原气候,山顶上属寒冷湿润气候,山地东部气候较湿润,西部较干燥。下图是祁连山地区简图
材料二:甘肃省是全国中药材资源大省,中药材有的喜阴,有的喜光,有的喜湿,有的耐寒,有的耐旱,有的耐盐碱……,素有“天然药”、“千年药乡”之称。近年来,依托中药材,甘肃省制药、药膳食品、日化用品等工业蓬勃发展。
材料三:弱水流域生态系统结构模式图
(1)据材料分析甘肃省种植中药材品种丰富的原因。
(2)说明甘肃省依托中药材发展工业的积极影响。
(3)弱水下游流入甲、乙两湖,乙湖已于上世纪后期彻底干枯。据材料分析为防止弱水流域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措施。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区域产业活动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农业地域类型
季风水田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