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达加斯加是印度洋的岛国,该岛沿海为平原,中部为山地,气候类型多样。近代以来,甘蔗一直是马达加斯加的主要经济作物,占比极大,但该岛东部生产的甘蔗含糖量比西部地区低,工业以制糖和出口加工为主,外汇收入占50%以上。该国石油、天然气等完全需要进口。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的建设,中国对马达加斯加的投资不断加大,中国多家企业在此租用土地种植甘蔗,加工后运往国内。下图为马达加斯加岛及周边区域图。
凤堰古梯田(如图所示)位于陕西南部,被誉为“中国最美田园”,于清代修筑而成,主要分布在海拔500~650米之间的坡地上。梯田修筑初期,当地农民夯实梯田底土来改良水稻生长条件。近年来,当地越来越多的梯田由种植水稻改为油菜和果树。
相关研究表明,阿拉善高原地区的沙漠是中国黄土地区粉尘堆积的主要物源区。其西南的酒泉、武威、兰州等地自古是重要的粮食、棉花及优质瓜果产区。近年来,酒泉等地农民在瓜秧周围的表土上铺一些小石块,以提高西瓜的产量和质量,这就是“压砂技术”。位于兰州市西北秦王川盆地的兰州新区是我国西北地区第一个国家级新区。
全程机械化是现代玉米生产的发展方向,机械粒收是我国发展玉米全程机械化的瓶颈。我国黄淮海地区玉米收获时,籽粒含水率通常在30%—40%,难以满足机械粒收籽粒含水率低于28%的要求。美国玉米机械粒收高峰期迟于生理成熟高峰期约1个月,收获时籽粒含水率一般降低至15%—25%,而华北地区在现有种植模式下通过推迟收获期降低籽粒含水率的力度有限。读黄淮海地区夏玉米播种时间分布图。
野果林生长于凉爽湿润的环境,为第三纪畏寒畏热阔叶林的孑遗树种。新疆伊犁河谷(见图)东、南、北三面环山,向西开口,在海拔1100~1600米,冬季多逆温,年降水量400~600毫米,河谷北坡前山带分布有亚欧大陆最大的原始野果林,持有2000万年前的基因密码,自发现至今500年来一直未遭人为破坏,原生态环境保存完好。20世纪90年代,新源县野果林改良场引进苹果苗木时小吉丁虫首次传入伊犁河谷,随后开始在天山深处的野生苹果林中大面积扩散,因“外来”小吉丁虫啃食近20年及其它自然因素的影响,如今这片珍稀野果林仅剩下不足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