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砸壶

周天红

山茶湾一个村子突然就炸开了锅。九爷要砸茶壶。那把茶壶可不是一般的茶壶,那可是九爷的命根子。一把茶壶,进山的老板最高开了三万元的价钱,九爷都没舍得卖,这下居然要砸了?

山茶湾满山遍野是茶树,家家户户都有,少说也有一两亩地。开春时节,一挑一背地往观音桥那场镇上送,比年关赶过年场的人气还旺。山茶湾最出名的不是茶树也不是茶叶,而是茶壶。山茶湾制壶的手艺,那可是老传统。村子口门前一条小河顺湾顺水流过,那满滩满沟的泥巴,真是制壶的好料。山茶湾后沟那几个老窑,可不是一般的窑,是官窑。官窑能烧制不出好货色吗?
九爷祖上三四代人都有操作烧窑制壶的手艺。那手艺,也是炉火纯青了。就说九爷吧,经他的手制作出来的壶,泡上了茶,汤色和香味都是一绝。

九爷手里真有宝贝。那宝贝就是一把茶壶。茶壶不大,精致得很,手柄上雕有龙纹,左右两侧还有两株兰草花饰。一把茶壶冲一回茶,能够两人对聊一杆叶子烟的功夫。那壶泡出的茶,汤色可是最正宗了。冲上水,一股子浓郁的茶香味扑鼻而来,不爱吃茶的人都要来上一杯或品上一壶。那壶,就是不泡茶,一把空壶拿起来闻闻,那茶香余味儿,都能沁人心脾。九爷干了大半辈子的手艺,最满意的活儿就是那把壶了。

进山来的老板要找他把壶拿出来看一看。亲戚来了要他把壶拿出来瞧一瞧。有朋友几十里外一二十年没见面了,翻山越岭地从观音桥走进山茶湾,口里冒着粗气呢,进门就喊九爷拿出来壶聊一聊。
九爷会聊呀,从自己祖上是怎样制壶的聊到自己是怎样学制壶的,在学制壶那些年又是怎么吃苦用功的,屁股和手板儿又是怎么被楠竹片打得啪啪直响的,现在这山茶湾前山后坡哪些地方的泥巴又是最适合制壶的,都聊开了,都聊透了。听得每一回来的人都是意犹未尽,品一口茶,看一眼壶,早就忘了归途。九爷的家里,天天都是人来人往,热闹着呢!
九爷烦聊呀,来一回人要聊一回,心里能不烦吗?九爷终于决定要把那茶壶砸了。九爷说,就是这把壶,烦死人了。知道这把壶是怎么制出来的吗?自己在家里耗了小半年时间,全靠心静呀。现在还能心静吗?自从九爷得了这把壶之后,再没能制出一把好壶了。制一把好壶!还有时间空得下来吗?九爷真把那壶给砸了,砸个稀烂,就在你坐的这砣大石头上,当着满村人的面,一把甩下去,全是碎片子。
九爷砸壶的故事早已过去了好些年。最近这些日子,山茶湾一整个村子,就数李大才是个话题的焦点了。李大才在村子里也算是个人物,卖过茶叶,倒腾过茶壶,他是村子里最早一个把生意从山茶湾做到观音桥又一直做到城里去的。生意红火的时候,不要说山茶湾了,就是在县城都有着响当当的名气。

李大才倒霉了,一心想吃成个大胖子,没想到满满的两车货翻下公路倒进了大河里, 货没了,车没了,钱,全都赔进去了。他回到山茶湾,成天眯着头瞌睡,昏天黑暗的,把人都睡软了,全身都象瘫了一样。才大下午呢,李大才瘫坐在村子口前的大石头上,两只眼睛睁不开,半软着身子,就想睡觉。钱没了,老婆把娃也带跑了,大半辈子了,还是一个人的日子,心里苦呀,就只有瞌睡的念头。

老爹指了指,说,大才呀,当年,九爷砸那把壶,就是在你现在坐着的这砣大石头上砸的。你知道九爷为什么要砸那把壶吗?老爹问了句。李大才摇了摇头。老爹说,砸壶,砸掉过去的,一切就都好了。李大才一惊,被老爹的话震住了。老爹说话从来都是大着声的,在山茶湾谁不知道。老爹说,九爷那壶多值钱呀,他都舍得砸了,就是想制一把更好的壶呢。你能把过去的事儿砸了,还怕以后没有好日子过吗?李大才又是一惊,被老爹说激动了,随口说道,砸,一定砸,还要从心底里砸!说着说着,李大才突然从大石头上站起来,瞌睡全没了。

西边的山上,已是夕阳染红了半边天空。这些,老爹看见了,李大才看见了,也许, 一个村子里的人都看见了。

(节选自《短篇小说》2017 年 31 期)

【小题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在塑造人物形象时,通过对茶壶特征及诸人对茶壶喜爱程度的相关描写,从侧面突出了九爷制壶手艺的高超。
B.众人先后来观赏那把宝贝茶壶时,九爷聊的都是同样的内容,这使得九爷的心理发生了变化,即由开始的得意到最终的厌烦。
C.小说中多次出现的“壶”不仅是一种品茶器具,更是一种代表着传统手艺传承有序的物象,而“砸壶”的出现会导致传统手艺的失传。
D.小说中无论是塑造群体形象,如进山的老板、亲戚等,还是塑造个体形象,如九爷、李大才等,都具有一定现实意义,引人思考。
【小题2】九爷为什么能制出好茶壶?请结合小说分析原因。
【小题3】小说后半部分有关李大才的情节可否删去?请从情节结构、人物形象、作品主题三个方面简要说明理由。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11-11 08:16:5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所谓社会流动,简而言之,是指人们的社会地位以及职业的变动。社会流动是社会自我调节的重要机制之一,是社会富有活力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志。面对社会流动增大的现实,宋人感慨颇多:“今日万钟,明日弃之;今日富贵,明日饿饥。”宋代社会流动趋势增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政治上:“贱不必不贵”。魏晋南北朝时期,门阀士族往往世代为官。这种状况到唐代没有根本性改变。宋代“朝廷无世臣”“无百年之家”,士庶界限趋于消解,官民之别可以转化。宋太宗曾叹息:“大臣子孙皆鲜克继祖父之业。”

宋代政治上的社会流动,与科举改革关系极大。和唐代不尽相同,宋代“取士不问家世”,“一切考诸试篇”,采取弥封、誊录等措施,平民子弟仕进的可能性增大。明代学者胡应麟说:“五代以还,不崇门阀。”宋代门第观念相对淡薄,人们更加看重科举和官职,并影响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前士庶不通婚、不交往一类的旧习俗有所改变。

其二,经济上:“贫不必不富”。魏晋南北朝时期,自然经济色彩浓重。中唐前后,商品经济有所发展。时至宋代,商品经济发展更上一层楼。商品经济竞争性强,胜负盈亏难料。营利者往往“累千金之得,以求田问舍”。政治权力往往向经济力量屈服,宋朝政府不得不减少对土地买卖的限制和干预。土地作为商品较多地进入流通领域,土地所有权转换频率明显加快,以致“庄田置后频移主”。

如今人们常说:“富不过三代。”其实,宋时已有此一说:“此今之富民,鲜有三世之久者。”对于经济上的社会流动,宋人概括道:“富儿更替做”;“贫富久必易位”。与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相适应,人们格外重视教育后代:“人生至要,无如教子”,以此来防止家道衰败。

其三,职业上:“士多出于商”。在我国古代,人们的身份被固化为四大类别——士农工商。士列四民之首,商居四民之末,等级差别明显,高低贵贱分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贵者始富,贱者不富”的旧格局被打破,出现了“贫富贵贱,离而为四”的新趋势。四民由四种不同的身份逐渐演变为四种不同的职业,且有相互转化的可能。

随着商人地位的提高,宋代士商相混。由于某些贱商旧规被突破,商人之子摇身一变而为士,再变而为官者大有人在。宋仁宗时出任都转运使的郑骧、宋神宗时官拜参知政事的冯京就是两个突出的实例。宋人说:“钱如蜜,一滴也甜”。在金钱的诱惑下,官吏经商成风,甚至一身二任。

最后应当指出,社会流动与社会控制是社会自我调节的两翼,社会流动绝非越大越好。尤其是经济上的上下流动,一旦规模过大,贫困户猛增,暴发户飙升,势必造成社会动荡。宋代多数时间全国范围内的社会流动尚属适度。这正是宋代既富有活力,又不曾发生全国规模的民众反抗事件的一个重要原因。当然,宋代的社会流动是有限的,有学者称之为“单线社会流动”,贫者贱者上升的概率不大,远远不足以填平贫富贵贱分化、阶级阶层分野的鸿沟。

(张邦炜《从社会流动看宋代社会的自我调节与活力》,有删改)

【小题1】下列有关宋代社会流动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与前代相比,作为社会自我调节的重要机制之一的社会流动,其趋势在宋代增大,主要表现在政治、经济以及职业等三个方面。
B.政治上“不崇门阀”,习俗上门第观念相对淡薄,故而宋代科举取士“一切考诸试篇”,平民子弟也能通过科举考试入朝为官。
C.苏洵曾说:“富者之子孙或不能保其地,以复于贫。”这正是对宋代经济上社会流动趋势增大的感叹。
D.随着宋代社会流动趋势增大,商人的地位得以提高,士商相混。有的商人成为士,担任朝廷官员,甚至一身二任。
【小题2】下列理解与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尽管宋代社会上的门第观念相对淡薄,但士庶间在通婚、交友等方面的旧习俗并没有完全改变。
B.宋代土地较多地进入流通领域,而且政府也减少了对土地买卖、流通的限制、干预,是宋代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的表现。
C.社会流动是社会富有活力与否的重要标志。社会流动性越大,标志着社会越有活力,发展越健康。
D.尽管宋代社会流动趋势增大,但贫贱者上升为富贵者的几率并不高。可见,宋代社会的流动是有限的。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假如生活在宋朝,“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理想得以实现的可能性增大。
B.假如生活在宋朝,“婚姻不问阀阅”、“所交不限士庶”等现象在生活中还是不太可能流行的。
C.假如生活在宋朝,“若还懒惰必饥寒,莫到饥寒方怨命”,人们重视教育后代勤俭持家。
D.假如生活在宋朝,“(吾商则何罪,)君子耻为邻”之类贱商的情形有所减弱,商人的地位有所提高。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高分卫星真“高分”

2019年3月21日,我国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专项(以下简称高分专项)的两颗卫星一一高分五号、六号卫星正式投入使用。自2010年批准启动实施以来,高分专项已成功发射六颗卫星,数据源不断丰富。

作为国内光谱分辨率最高的卫星,高分五号还是国际上首次实现对大气和陆地进行综合观测的全谱段高光谱卫星。有了高光谱分辨率这项技能的加持,高分五号在环境监测上更加“火眼金睛”。比如,卫星在进行水体监测时,没有高光谱手段,很难区分水体里的水草和水华,给出的反馈是同一类物质。分辨率提高后,高分五号卫星能够精确感知雾霾、臭氧、二氧化氮、二氧化硫等大气主要污染物的分布、变化和运输过程,让污染气体无处遁形。高分五号卫星还能准确鉴别饮用水源地、重点湖库的水质情况,及时跟踪内陆水体蓝藻、绿藻、黄藻等藻类污染物的生长变化,为水体保护和污染防治提供解决方案。在轨测试期间,高分五号还成功地监测了北京局部地区高温、青藏高原冰川群和积雪分布等情况,并为2018年雅鲁藏布江米林滑坡堰塞湖、印尼海啸等国内外灾害及时提供了应急观测服务。

高分六号的特别之处则在于新增了两个红边波段传感器,是我国第一颗具备红边波段传感器的卫星。正是因为有了这两个红边波段传感器,高分六号被誉为“中国农业一号卫星”。在高分六号之前,高分卫星的遥感数据已经应用于农业。但是,作物生长时间一般较短,对卫星监测的时效性要求较高,而且我国地域广阔,作物类型多样,种植结构复杂,作物监测内容较多,此前的遥感数据不能完全满足要求。

周清波介绍,高分六号在轨测试期间,他们重点对该星新增波段的应用效果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增加红边等波段后,卫星影像的颜色更加丰富多彩,增强了不同地表覆盖,特别是不同作物类型和不同生长状态之间的差异的识别能力。而且,在作物类型识别、作物长势诊断、果园等农用地监测中,精度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比如,土地覆盖监测和秋收作物识别的总体精度分别提高了15%和9%以上。

高分六号投入使用后,与高分一号卫星组网,对我国陆地区域的重访时间由4天缩短为2天,时间分辨率提高一倍,极大提高了遥感数据的获取规模和时效。目前,科研人员利用高分六号的新增波段,改进了作物识别、农田洪涝灾害监测、土地沙化调查、积雪覆盖监测等技术方法和模型,并已用于2018年的玉米和大豆面积监测、安徽洪涝灾害作物损失评价、部分地区果园和设施农业分布调查等工作。

高分五号、六号投入使用后,极大缓解了我国对国外卫星遥感数据的依赖,也有效弥补国内外已有中高空间分辨率多光谱卫星资源的不足,提升国产遥感卫星数据的自给率和应用范围。不过,“目前来看,可用的国内外卫星数据还远不能满足应用的需求,在覆盖能力、重访能力方面还很不足。”赵少华指出,我们还需要更多的环境专用载荷,需要更多的卫星一起组网,提高监测水平。此外,赵少华还强调,高效使用数据是卫星应用成效发挥的重要环节。针对很多新型载荷,我们需要更多地加强其应用算法的研究。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国防科工局局长、国家航天局局长张克俭表示,今年年底,我国还将发射高分七号卫星,全部完成天基系统的建设任务,高分专项的重点将转向应用体系的建设上,进一步健全高分专项的共享渠道、畅通高分数据应用的高速公路,不断丰富和完善高分数据应用产品体系,使越来越多的遥感数据应用产品服务于国内,并走向国际。。

(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高光谱分辨率使得高分五号在环境监测上更加准确,不仅能反馈水体里的不同物质,还能精确感知大气主要污染物的分布、变化和运输过程。
B.增加红边等波段后的高分六号,其卫星影像的色彩更多,不同地表覆盖的识别能力增强,在农用地监测中,对秋收作物识别的总体精度又有提高。
C.高分五号、六号在2018年的玉米和大豆面积监测、安徽洪涝灾害作物损失评价、部分地区果园和设施农业分布调查等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D.由于我国地域广阔,作物类型多样,种植结构复杂,作物监测内容较多等因素的存在,高分六号之前的卫星在农业应用上无法给出精确的监测数据。。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高分卫星五号的高空间分辨率产品在应对特殊的天气和地表灾害过程时,可以起到关.键性作用,并且在轨测试期间,其检测能力得到了进一步肯定。
B.高分六号与高分一号卫星的组网,使得检测更为高效,但就整体而言,目前可用的国内外卫星数据在覆盖能力、重访能力方面还有待提高。
C.截至2010年,我国在全面完成天基系统的建设任务后,将对高分专项的重点进行调整,届时高分数据应用产品体系将有望不断丰富和完善。
D.高分五号、六号提升了国产遥感卫星数据的自给率和应用范围,并使我国缓解了对国外卫星遥感数据的依赖,弥补了卫星资源的不足。
【小题3】从材料看,目前我国在高分专项领域有哪些计划?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与西方文化相比,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是中国文化最根本的精神,也是一个最重要的特征。在很多人的观念里,现在的人本主义是西方的“舶来品”,而根本不知道它原来是中国文化的“土特产”。在中国文化中,西周以来就奠定了以人为本的文化精神和文化品格,而西方在公元以后奠定的是以神为本的文化,直至欧洲启蒙运动时期才高举起人本主义的旗帜,启发人不要做神的奴隶,要做人自己。它的思想之一是古希腊罗马文化,而更重要的是16世纪以后传教士们从中国传回去的中国以人为本的人文文化。
中国文化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重点就在于人不是听外在的力量、命运主宰的,不是神的奴隶,而是要靠自身德行的提升。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的核心就是决定人的命运的根本因素,是人自己的德行,是以“德”为本,而不是靠外在的“天命”。
中国文化非常强调修身。《大学》的第一句话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第一个“明”是发扬光大,第二个“明”是形容这个德是光明正大的。每个人都有明德,我们要把它发扬出来。《大学》还有“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中间,修身是关键,所以说“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修身就是自我德行的完善和提升,不仅仅是在口头上、认识上,更重要的是要在行动上、实践上提升自己。
为了不断提升自我的德行,就必须防止物欲的引诱和腐蚀,人不能成为物的奴隶。先秦末期的思想家荀子在书里记载了一句谚语:“君子役物,小人役于物。”意思是说,君子能够控制和管理物,而小人会被物控制住。《管子·心术》亦云“无以物乱官,毋以官乱心”,人如果放纵自己,对欲望无止境地追求,就会被物控制住,丧失自己的独立性、主体性、能动性,而成为物的奴隶。随着科技的发展,受“科技万能”思想的影响,人类喊出了“人定胜天”的豪言壮语;为了满足贪欲,人类对自然的征服、改造异化成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掠夺,这使人沦落为物欲的奴隶,也使人本主义逐渐被异化为人类要去主宰天地万物的“人类中心主义”。
中国文化中的第二个重要传统是“以天为则”。人绝对不能去做万物的主宰,相反,恰恰是要向天地万物学习,道法自然。天地有很多品德。我们看到天地从来没有因为喜欢不喜欢而舍弃一些东西,天上的太阳、月亮、星星也是光明普照的,“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照”,天地是这样地广大无私,包容万物。天地又是非常诚信的。《中庸》里讲“诚者,天之道也。”我们观察天的变化之道,看到春夏秋冬四时是没有差错的,这就是诚。孟子也说:“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这也就是说,人道是从天道学来的。天道是诚,所以我们人也要诚。很多人说中国的文化讲的是“天人合一”,其实更准确地说应当是“天人合德”,即人与天在德行上的一致。
(节选自《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有改动)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文化先于西方文化产生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西方文化中的以人为本思想于古希腊文化,中国文化中的以人为本是“土特产”,而非“舶来品”。
B.西方传教士将中国以人为本的思想带回欧洲,引发启蒙运动对神本主义的批判,启发人们不做神的奴隶,而要做人自己。
C.中国文化以人为本的核心是以“德”为本,即决定人命运前途的根本因素不是外在力量,而是人自身德行的好坏。
D.修身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关键,要想在齐家、治国、平天下等方面取得成功,就必须要在思想上不断地提升和完善自我的德行。
【小题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一个人能控制和管理外物,不被外物所控制,不被物欲腐蚀,则能成为一个具有独立性、主体性、能动性的人,否则就会是物的奴隶,丧失自己的品德。
B.天地包容万物不因喜好而偏私,四时有规律地更替不因喜好而偏废,这是天地无私和包容的体现,更是我们要学习的美好品德。
C.中国文化里不仅强调人要注重自身内在品质的修养,还要“以天为则”,向天地万物学习,学习天地的广大无私和诚实守信。
D.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本主义”演化到“人类中心主义”,科技万能,人定胜天,人类将主宰天地万物。
【小题3】下列对原文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欧洲启蒙运动时期是以神为本,与中国文化以人为本的思想有着很大的区别。
B.中国文化特别注重修身,真正的君子就应该自我约束,与万物都要保持距离,划清界限,警惕物欲的腐蚀,只有向内的管住自己,才能做自己的主人。
C.中国文化强调“天人合德”,即人要向天地万物学习天道的诚信与无私、包容,要尊重事物本然状态,使自己的行为与自然相协调。
D.“人类中心主义”则主张人决定一切,自然万物都要听从人的主宰;“以人为本”主张人类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道法自然。

同类题4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各题。
网络并不完美
今年是中国全功能接入互联网20周年,从互联网进入人们工作和生活的普及程度看,全球互联网也就走过二三十年。互联网从最初的工具、渠道、平台的属性,变成了一个复杂的网络空间。这样一种态势被人认同:“当前,互联网正以势不可挡的力量,掀起一场深刻影响人类社会的伟大变革。”
作为后来者的中国互联网,其地位和角色的重要性在世界范围内越来越凸显,按市值估算的阿里巴巴已成全球第二的互联网公司。全球互联网十大巨头里,中国占了四席。各种创业成功案例不断涌现,创新激情涌动,人们能清晰感受到,中国互联网和世界互联网一起,正在迈入一个美好时代。
然而,互联网不是只有完美的一面。如同白帽子的网络安全专家和黑帽子的网络黑客总是成对存在、互相对抗。互联网的发展仍然伴随着“黑色”的另一面:脆弱的网络安全,计算机和网络病毒的地下制作和交易链条,利用网络的诈骗活动,盗取和利用人们的隐私伤害名誉或牟利。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的“黑暗”阴影仍有扩大的可能。此外,世界上仍有许多人被困于信息的不毛之地,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被巨大的信息鸿沟所阻碍。
即便是两分钟之内网络零售成交额能超10亿元,社交通信软件能够覆盖几亿用户,中国互联网也还没有到沾沾自喜的时候。网络安全的普遍性难题仍然待解,在网络游戏和社交通信工具营造的虚拟世界里,利用木马病毒和各种诈骗手段牟取非法利益的现象时有发生,各种虚假、误导信息依然层出不穷,凝结智慧和心血的知识产权仍然很难在网络世界中得到保护。在互联网的发展基石上,我国网民规模超过6亿,但互联网普及率仅为46.9%。其中,我国农村非网民人口仍有4.5亿,是未来互联网普及工作的重要方向。
我们要清醒看到,光是有一天几百亿元的网络销售奇迹还是远远不够,其中掺杂着不少假冒伪劣商品和用户的失望乃至投诉;许多的“类硅谷”创新仍是拿来主义,最好的专家仍然需要去美国硅谷寻找……可见,除了资本、市场的话语权,还需要有核心技术话语权上的奇迹,才能在推动互联网历史进步过程中创造出互联网的最大价值。
不过,网络虽不完美,但这恰恰给了人们拓展互联网价值和不断向上的空间和契机,对于投身互联网创新大潮、用信息技术改变世界的人来说,是身处美好时代。
【小题1】下列关于互联网“黑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互联网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呈现出其不完美的一面。网络黑客总是与网络安全专家对抗,造成互联网的不安全。
B.网络安全很脆弱,利用木马病毒和各种诈骗手段牟取非法利益的现象时有发生,各种虚假、误导信息依然层出不穷。
C.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的“黑暗”阴影也像它的成就一样一直在不断的扩大。
D.现在中国互联网的网络创新力量还不足,即便是有一些凝结智慧和心血的知识产权,也仍然很难在网络世界中得到保护。
【小题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中国互联网已经成为全球互联网的后起之秀,其地位和角色的重要性在世界范围内越来越突出。
B.我国的网民规模巨大,但由于仍有4.5亿的农村非网民人口,才使得互联网普及率仅为46.9%,这是未来工作的重要方向。
C.中国互联网发展迅猛,两分钟之内网络零售成交额能超10亿元,社交通信软件能够覆盖几亿用户。
D.一天几百亿元的网络销售奇迹的确令人欣喜,但其中掺杂假冒伪劣商品的现象也必须引起大家的重视。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按照阿里巴巴已拥有的资产看,它已成全球第二的互联网公司,创业成功案例的涌现,创新激情的涌动,让人们能感受到中国与世界互联网一起正在进入一个美好的时代。
B.如果既能掌握资本、市场的话语权,又能拥有核心技术话语权,那么中国互联网才可能在互联网的历史进步过程中创造出最大的价值。
C.世界上仍有许多人还不能享受互联网带来的美好生活,这也给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创造了空间和契机。
D.互联网正在掀起一场深刻影响人类社会的伟大变革,对于投身互联网创新大潮、用信息技术改变世界的人来说,未来是美好的。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在2018年的春天即将到来的时候,直播行业也是捷报频传。首先是腾讯爸爸分别以4.62亿和6.3亿美金分别投资了YY旗下的虎牙直播和斗鱼直播这一对老对手;另一边,直播双雄陌陌和YY,因为给力的2017第四季度财报,市值都来到了70-80亿美金的高位;同时,之前借壳不成的映客,以及360旗下的花椒,也都传出谋求香港上市的消息。
如果再算上暂时以直播为主要变现模式的快手正在以180亿美金的估值寻求上市,我们应该能看到,在走过人气、收入和影响力全面下降的2017,直播行业在2018的春节后可谓猛虎下山。
材料二:
直播能够为用户带来哪些价值?也许很多人仅停留在休闲娱乐或互动情感交流层面,但这远非全部价值。例如知识技能传递,无论是从主播自身价值认知层面,还是用户对于好的内容/主播评价层面,都有望成为直播的重要价值体现。

材料三:
这段时间,短视频直播平台一直处于舆论的风口浪尖,各种问题乱象持续被曝光,引发社会各方及有关部门强烈关注。一方面是涉黄涉赌、暴力血腥和低俗病态等各种乌七八糟的内容主题不断涌现,例如近来激起众议纷纷的“少女妈妈”走红事件:另一方面是“网红”主播利用自己的影响力优势违规“带货”,在没有任何资质的情况下,在视频中大肆宣传、兜售各类假冒伪劣“三无”产品。
毫无疑问,野蛮生长、问题丛生的视频直播行业亟待清理整治。当务之急还要对短视频直播行业制定出台专门的管理规定,构建、完善全面覆盖,常态从严的规范管理制度,将功夫下在平时,把防控做在事前,全方位强化日常监管,防患于未然,扑杀问题乱象于萌芽状态。其中特别是要拉出一份“责任清单”,明确各方的监管职责,夯实平台的主体责任,划清主播的行为边界,确保形成外部多重监管和内部自我约束的合力。
材料四:
随着直播平台和主播行为进一步规范,主打擦边球的直播将成为历史,优质主播/内容将进一步得到保障,促进整个直播内容生产和价值传递,向着更加主流和健康的方向发展。
随着直播风潮的深化,直播工具化发展的趋势越发明显。除了常见的游戏、泛娱乐等直播领域,“直播+”有望成为更多垂直行业的标配。
以“直播+教育”为例,相比传统在线教育的录播课程,直播的互动性和沉浸感更强,目前已经吸引多家传统教育机构和在线教育企业布局。例如疯狂老师推出直播应用叮当课堂,猿题库推出在线直播课程猿辅导等,推动“老师”成为主播大军中的一员。
随着“直播+体育”“直播+电商”等模式的纷纷试水,“直播+”已经成为重要的网络直播形式。
传统的秀场类、游戏类主播难以满足“直播+”的垂直化发展需求,从业人员范围需进一步扩展。由于细分领域主播的专业性需求增强,进入门槛增加,有望吸纳更多的细分领域专业化人员成为主播,例如金融领域的从业人士、教育机构的培训老师、传统领域的市场和销售人员等。
随之而来的,是主播和直播内容的专业化升级,传递的价值也有望从娱乐休闲、情感需求升级,上升到知识技能分享和资讯传递等多元化价值传递。
从休闲消费,到为知识买单,已经在走向直播的未来。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A.2017年直播行业的人气、收入和影响力全面下降,但2018年,随着投资市场对直播行业的看好,直播行业开始有了“春天到来”的迹象。
B.直播带给用户的价值是多元的,目前最主要的价值体现在满足娱乐休闲、提供知识技能教学和实现用户情感交流互动等方面。
C.直播行业野蛮生长、问题从生的主要原因是没有出台专门管理直播行业的规定,没能构建规范完善、严格的管理制度。
D.直播行业有望通过直播平台和主播行为的进一步规范,促进整个直播行业内容生产和价值传递向着更加主流和健康的方向发展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A.上述材料对直播行业发展现状以及趋势进行了介绍,其中尤其关注了行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供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B.材料一介绍了直播行业在2017年的全面下降与2018年的“猛虎下山”,意在说明任何一个行业都有其发展的周期。
C.材料二显示直播行业的价值传递本就是多元的,所以其娱乐休闲和互动交流价值应该重视,其知识技能教学价值也不容忽视。
D.“直播+”是直播工具化发展的重要成果,因此通过“直播+”就能最大限度发挥直播的工具优势,彻底改变直播行业的乱象。
E. 目前直播行业的确存在很多问題,究其根本是价值传递出了问题,所以引导用户形成正确的价值需求,是行业发展的重心。
【小题3】要实现直播行业更加健康的发展,需要做好哪些方面的工作?结合材料信息,谈谈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