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在信息化时代,体能与机械能不再成为生产的主要动力,智能成为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和权威性标准,而互联网的普及、人工智能的广泛运用则进一步将这种决定性与权威性推向顶峰。
信息是什么?通常的意思是音讯消息及其内容和意义。从本质上讲,信息是事物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的属性,是客观存在的事物现象,但是它必须通过主体的主观认知才能被反映和揭示。
从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来看,信息与人的关系实质上就是人的意识与客观世界之间的沟通。客观世界所包含的各种信息通过与人的感官的相互作用进入人的意识,并在人的大脑中进行加工和处理,被翻译成人与人之间可以交流的语言再现出来。人类语言成为这种被意识到的信息存在的唯一載体。因此,信息与人的关系的本质可以表述为,人是信息的主宰者,信息为人所控制,为人服务。然而,这种关系在信息化社会遭遇了或正在遭遇颠覆性的挑战。
从人的发展的角度来说,人们,包括大多数学者普遍认为信息化为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莫定了基础。有了这样的共识,人们放松而理所当然地沉醉于数字化信息带给我们的奇妙、自由、淋漓的快感。而恰恰是这种人对信息逐渐形成并且巩固的心理依赖,将信息与人的本质关系置于了深刻的矛盾之中。
如前所述,现实中的信息必须以人类语言作为自己的唯一载体。信息化时代诞生了一种特殊的语言,这种语言就是用以再现被人脑加工处理后的信息,并使之能够被认识、被理解、被获取、被保存、被利用以及被再造的计算机语言。计算机语言虽然也是人类创造,并且也逐渐被广泛使用,但是其背后支撑它的强大的计算机技术却掌握在少部分专业人士手中,公众被远远地甩到了高科技发展的边缘,他们只能按照少数人事先设定的程序和规则在仅有的范围内去选择,成为数字化产品的被动接受者。数字化信息及其技术形态越多地深入到我们的生活,我们就越严密地被少数人的思维所控制,且这种控制最终会表现为信息对人的控制。
现代信息及其技术形态能够广泛参与人类的知觉活动、概念活动甚至情感性活动,形成对人的智能的精确模拟,这使它得以摆脱对人的依赖性,成为与人对立的异己力量。这种科学技术与人的矛盾关系,是否意味着,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发展,人及其社会的深刻信息化与人工智能超越人脑的对信息处理的强大功能,将把人类推向被奴役者的终极命运?
面对网络普及和信息泛滥,我们要从华丽的科技陷阱和繁杂的信息现象当中超拔出来,确立起人与科技和信息之间主体与对象、控制与被控制的合理关系。
(节选自张志宏《信息化时代人的精神困境与文化救赎》,有删改)
下面所列当今现象,不能体现倒数第二段所说“科学技术与人的矛盾关系”的一项是(   )
A.习惯使用电脑打字的人常常感慨,有些字不会写了,有些字写不好了。
B.家务机器人、自动驾驶汽车开始进入生活,使很多人逐渐由“不用干”变成了“不会干”。
C.智能手机功能越来越多,越来强大,给人们方便的同时,也使一些人患上严重的手机依赖症。
D.“阿尔法狗”程序战胜顶级围棋大师后,职业棋手们纷纷采用智能软件辅助训练,提高水平。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11-15 11:46:3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列小题。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乌,其名为鹏。”在台湾文博会的展馆里,《逍遥游》中的名句,印制在青灰色的背景板上,烟雨缥缈、草树朦胧,将飞鱼形状的灯饰设计映衬得浑然天成——这款灯饰正是取名为“鲲”。飞鱼的翅膀是灯管,设计师在曲线形的灯轴上加了移动块,滑动时翅膀灯管随之改变方向和弧度,如同展翅—般。
精心巧思的设计令人油然赞叹,阐释的文字更是在瞬间把设计的深刻意涵勾勒出来:“‘鲲’由上千万颗微曲镜组构成一只大型的飞鱼,鱼身鸟翅突破传统灯具该有的样貌,在工艺与工业间自在悠游。摆动着发光的翅膀,时而向天际翱翔,时而向下俯冲。大海关不住这属于天空的鱼,屋瓦也困不住这悠游自在的心。”
这个展台可以说浓缩了文创生态链的几个重要环节:深厚的文字素养和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将对经典的理解转化为现代设计、精细的工业加工与制作、精美细腻的文字阐释与升华,当然还有一个重要元素,懂得欣赏的消费主体——他们对文化诠释、创意呈现能够产生共鸣与理解,最终,体认到的是有质感的文化体验。
这是前几天参观台湾文博会的有趣经验。一方面令人惊喜的文创新品在展馆里层出不穷,另一方面也因几天来在台北街头巷尾的遇见,更深刻地体会到文创的在地日常化。这恰恰说明了台湾文创空间的成熟,以及文创生态链的完整。
文创在台湾越来越趋近一种生活态度,转角遇到文创,在很多时候是个大概率事件。街边的一盒牛轧糖,不只是简单的糖而已。包装的外壳是复古味道的盒装书设计,内里夹着一页薄纸,用和牛相关的成语和俗语,逗趣地写下这款牛轧糖独一无二的特质,而每一颗糖的透明糖纸上都有一句话,各具意思,让人品着糖味,多了些玩味。
深究整个流程不难发现,文创产品的起点、制作流程、推广,是社会生产体系中各个方面达成共识、共同参与和完成的:源于出品人对产品的理解与提炼、文案的表达、设计的体现、对细节的坚持、对生产商的要求:源于生产商的知识基础、接收到信息后的对等回馈、耐心磨合:源于推广者的对应配合、创意宣传:源于消费者的深层认同和购买意趣。换言之,这是一条基于理念一致、高协同度的生态链,从起意、生产、销售到消费,其间每个环节都对文创起到配合和提升作用,从而达致令人愉悦的体验。
这样一种美好不是一蹴而就的结果,台湾强调文创、重视文创、扶持文创由来已久,整个社会环境展现了对文创的有利面:对文化和文字的坚持、对美感的认知、对工艺的坚守、对小众电影的开放,慢慢积淀为以诚品、紫藤庐、台大罗斯福路咖啡馆、文艺电影等为标杆的文创产品,并逐渐延伸至更多领域。细细打量这些果实,似乎清晰地还原了构建整体文创思维的逻辑:既需要大的空间自由舒展,也需要小的细枝末节的打磨习惯。一本书、一盒点心上的字体、留白、纸的选择,都有人在意,都有具备工匠精神的人来执行和完成。因此,当文创成为一种生产力,当文创造就一种习惯,文创就是质感生活的必需品了。
【小题1】下列关于“文创产品”的表述,最恰当的一项是
A.文创在台湾越来越趋近一种生活态度。街头巷尾的文创产品,让人更深刻地体会到文创的在地日常化。这跟展馆里层出不穷的文创新品一同说明台湾文创空间的成熟及文创生态链的完整。
B.街边遇见的文创产品牛轧糖,虽同传统的产品一样也介绍糖的特质,但是文化味十足,无论是复古味道的盒装书设计,还是内里的薄纸以及透明糖纸,都让人多了些玩味。
C.文创产品的起点、制作流程、推广,是社会生产体系中各个方面达成共识、共同参与和完成的。这是一条基于理念一致因而高协同度的生态链,其间每个环节都对文创起到配合和提升作用。
D.以诚品、紫藤庐、文艺电影等为标杆的文创产品,都是长久的对文化和文字的坚持、对美感的认知、对工艺的坚守、对小众电影的开放的成果,它们也对更多领域产生了影响。
【小题2】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灯饰“鲲”设计巧妙,阐释的文字——《逍遥游》中的名句,更是在瞬间把设计的深刻意涵勾勒出来,将飞鱼形状的灯饰设计映衬得浑然天成。
B.文创生态链的几个重要环节中,懂得欣赏的消费主体是最重要的,他们对文化诠释、创意呈现能够产生共鸣与理解,最终,体认到的是有质感的文化体验。
C.无论是展台上的灯饰“鲲”,还是街边的一盒牛轧糖,台湾文创产品的成功离不开出品人对产品的理解与提炼、文案的表达、设计的体现、对细节的坚持、对生产商的要求。
D.台湾文创的成功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实现的。细细研究这些文创产品,我们发现,它们清晰地还原了构建整体文创思维的逻辑:既需要大的空间,也需要小的打磨习惯。

同类题2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美国正经历艰难时期。2008年金融危机后,它的经济增长缓慢还面临严重的财政问题。随着美国的负债额在未来十年内将几乎相等于其国民收入,其不能有效运作的政治体系似乎也无法应对国家面对的根本挑战。

一些观察家甚至担心欧洲的金融问题将让美国和世界经济陷入第二次衰退。此外,美国的政治依然在预算事务上僵持不下。因为2012年总统大选将近,妥协也变得越发困难——共和党人都寄望经济问题能帮助他们把奥巴马赶下台。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人都预测美国将走向衰退,尤其是相对于中国。

这不仅仅是专家学者的观点。最近由皮尤研究中心在22个国家进行的调查显示,其中15个国家的大多数民众相信,中国会取代或已经取代美国成为“世界超级强国”。

在绝对意义上的衰退来说,美国的确面临许多真实的问题,但美国经济依然具备高度生产力。美国在总研发支出、大学排名、诺贝尔奖得奖者人数和企业精神指数上依然排名世界第一。根据世界经济论坛上月发布的年度经济竞争力报告,美国的经济竞争力在全球排名第五(位居瑞士、瑞典,芬兰和新加坡这些小经济体之后),而中国只排名第26位。

此外,美国在生物科技及纳米技术这些尖端科技领域依然维持领先地位。在这方面可看不出任何的绝对经济衰退的迹象。

一些观察家担心美国社会将逐渐僵化,尽管对移民问题的焦虑在美国历史上层出不穷,美国还是从移民中得到巨大的利益。在2005年的统计显示,此前10年美国创立的新企业中有25%有外国移民参与。

许多评论员对美国低效的政治体系表示担忧。没错,美国的开国元勋建立了一个分权的制衡体制,牺牲效率来保障自由。美国目前正经历一个党派极端对立的时期。但这种政治对抗在美国历史上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在它建国的年代也不是一帆风顺的。美国政府和政治经常经历这类情况,当前的局势看来非常恶劣,但以前的情况有些比目前更糟。

美国面临一系列严重问题,包括公共债务、低水平中学教育及政治僵局。但请记住这些问题只是整体局面的一部分——而且它们原则上都能在长期内得到解决。

把这些问题与那些原则上无法解决的问题区分开来是很重要的。当然,美国是否能实施可行的解决方案也是个未知数。有几个委员会已经提交了利用增税和削减开支来改变美国债务不断上升趋势的可行方案,但可行性不能保证这些方案一定会被采用。李光耀认为中国“将给美国带来强有力的竞争”,但在总体实力上将无法在本世纪上半叶超越美国的看法,大概是正确的。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些令人沮丧的关于美国绝对衰落的预测,将被证明是与过去几十年类似的预测一样具有误导性。

【小题1】下列对于美国经济面临的问题的表述,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A.美国2008年金融危机后的经济复苏已经放缓。
B.美国的负债额在未来十年内将几乎相等于其国民收入。
C.美国的政治依然在预算事务上僵持不下。
D.中国会取代或已经取代美国成为“世界超级强国”。
【小题2】下列各项中属于美国“原则上无法解决的问题”的一项是
A.美国经济竞争力在全球排名第五。
B.美国由于分权的制衡体制带来的政治体系低效。
C.美国面临公共债务、低水平中学教育及政治僵局等一系列严重问题。
D.美国社会将逐渐僵化,对移民问题的焦虑在美国历史上层出不穷。
【小题3】下列表述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A.欧洲的金融问题将让美国和世界经济陷入第二次衰退。
B.关于美国绝对衰落的预测,将被证明具有误导性。
C.中国的总体实力上将在本世纪上半叶超越美国。
D.美国面临的各种问题原则上都能在长期内得到解决。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春节假期里,一部电影引发观影热潮。《流浪地球》以超过22亿的票房,成为春节电影票房冠军。一部成熟的电影,不是偶然出现的,而是源于强大文化体系的支撑。刘慈欣的《三体》等作品屡获国际大奖,带热了中国科幻文学。《战狼》《无名之辈》等风格各异的电影作品,在抬高电影创作水位的同时,也一次次抬高中国电影票房——刚刚过去的春节档期,电影总票房已接近60亿。这些,同样是观众对中国科幻电影充满期待的文化与心理背景。

更重要的是,就像刘慈欣所说,今天的中国有着强烈的“未来感”。科技创新的“中国浪潮”让世界侧目,也打开了中国人对于科学的认知。在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贵州山区的“中国天眼”,成为一个旅游热点,人们渴望在这里了解未知、聆听未来。这与一部“硬核科幻电影”成为热点话题一样,都可以说是当代中国科学热情高涨的缩影。

(摘编自:金苍《流浪地球提升期待的水位》)

材料二:

对于电影产业影响最大的,还是观众本身。科幻电影不是从零开始讲解的科教片,其对于观众科学素养要求较高,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国民受教育程度不断提高,培育了大量科幻电影受众,特别是已经成为观影主力的80后、90后一代人。

国家统计局的数字显示,人口抽样调查中,大专以上教育程度者,从2002年的4.7%上升到2017年的13.8%,高中教育程度者从I2.4%上升到17. 5%,2017年每lO万人口中高等学校在校生人数,是1998年的4.96倍。庞大的中高等教育群体,使得科幻电影的消费群体扩大。

(摘编自:《科幻片能否成为电影产业新增长点》)

材料三:

材料四:

科幻片在中国的历史成绩惊人,但好莱坞进口片占领了中国科幻电影票房。在好莱坞电影的冲击下,再加上国产科幻电影制作水平拙劣,内外因夹击导致国产科幻电影成绩堪忧。

具体来说,在外因方面,首先,类似于《阿凡达》《变形金刚》的科幻商业大片屡屡创下票房记录,进口大制作科幻片使本类型影片门槛升高,国产科幻生存空间变小;其次,2012年中美双方签订的《中美双方就解决WT0电影相关问题的谅解各忘录》已在今年到期,进口片的配额限制极有可能被进一步放开甚至取消。

在内因方面,首先,传统教育体制不重视培养创造性人才,中国的编导们热衷对现实生活进行挖掘、表现,创新力不足,科学基础薄弱,对哲学和思想层面疏于表达,对全新世界观的建构同样缺乏;其次,美国电影界和资本界的紧密联系,国内制作水平拙劣,只有稳妥的资金流才能保证前端进一步的产品制作;最后,公众整体科学素质需要进一步提升,社会中科技文化氛围较弱。

 (摘编自:《内外夹击国产科幻电影难获一席之地》)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流浪地球》之所以成为2019年春节电影票房冠军,是因为有我国强大文化体系的支撑。
B.“中国天眼”与“硬核科幻电影”一样成为不同领域的热点,都能体现出当代中国科学热情高涨。
C.材料三表明,国内科幻电影上映数量占比较稳定,票房占比相对来说波动不大。
D.好莱坞进口片占领了中国科幻电影票房,在其冲击下导致国产科幻电影成绩堪忧。
【小题2】下列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80后、90后所受的教育程度在提高,故而80后、90后能成为科幻电影的主要受众群体。
B.由材料二可知,近年来科幻电影消费群体扩大,对我国科幻电影产业发展将产生积极影响。
C.由材料四可知结合外国的经验,只要有了稳妥的资金流,就能保证前端进一步的产品制作。
D.一旦进口片配额限制被取消,进口大制作科幻片涌入,中国国产科幻电影面临更严峻的考验。
【小题3】结合材料思考,如果你是科幻片导演,哪些因素会让你对中国科幻片的未来充满信心?

同类题4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下面问题。
霍金的中国学生吴忠超教授这样介绍史蒂芬•霍金:在相对论和引力论领域,霍金是继爱因斯坦之后最伟大的代表人物。他的第一项工作是和彭罗斯一起证明了广义相对论的奇性定理;第二项工作是创立了黑洞物理理论,其中有黑洞的无毛定理和黑洞视界面积增加定理;第三项工作是研究极早期宇宙和宇宙的创生,其量子宇宙学使人们单独地从科学定律即能预言出宇宙中的一切。而他所有这些成就都是在他患卢伽雷病(肌肉萎缩性侧面硬化病)后的40年间所做的。在科学史上有许多残疾科学家,但是像霍金这样残疾到这种程度的则绝无仅有——21岁就患病,几十年被禁锢在特制的轮椅上,全身只有三个手指能活动,不能讲话,与人交谈要靠计算机合成语言,有了新的想法也只能通过三个手指“敲击”进语言合成器里保存……可就是这样一个重度残疾的人,却把研究的目标直指浩瀚的宇宙。
在《果壳中的宇宙》一书中,霍金引用了莎士比亚戏剧《哈姆雷特》里一句充满诗意的台词:“我即使被关在果壳里,仍自以为是无限空间之王!”这句台词形象地道出了霍金的崇高精神追求,使人们亲眼看到了“果壳”中的那个挑战命运的不屈的灵魂。他曾说:“只要有智慧和精神在,没有什么能打倒自己。身体的健康固然重要,心灵的健康也会给你无穷的力量。”在少年霍金的心中,崇拜的不是歌星或球星,而是贝特朗•罗素,一位不知疲倦的思想家、哲学家和科学家。
那么你呢?你怎么看待霍金?十年前,一家青少年调查机构调查出我国中学生最崇拜的人物是歌星刘德华、影星刘晓庆、球星贝利,“三星高照”。你又怎样看待这一现象?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野姜花
林清玄
①在通化市场散步,拥挤的人潮中突然飞出来一股清气,使人心情为之一爽。循香而往,发现有一位卖花的老人正在推销他从山上采来的野姜花,每一把有五枝花,一把十块钱。
②老人说他的家住在山坡上,他每天出去种作的时候,总要经过横生着野姜花的坡地,从来不觉得野姜花有什么珍贵。只觉得这种花有一种特别的香。今年秋天,他种田累了,依在村旁午睡,睡醒后发现满腹的香气,清新的空气格外香甜。老人想:这种长在野地里的香花,说不定有人喜欢,于是他剪了一百把野姜花到通化街来卖,在一小时内就卖光了,老人说:“台北爱花的人真不少,卖花比种田好赚哩!”
③我买了十把野姜花,想到这位可爱的老人,也记起买野花的人可能是爱花的,可能其中也深埋着一种甜蜜的回忆;就像听一首老歌,那歌已经远去了,声音则留下来,每一次听老歌,我就想起当年那些同唱一首老歌的朋友,他们的星云四散,使那些老歌更显得韵味深长。
④第一次认识野姜花的可爱,是许多年前的经验,我们在木栅醉梦溪散步,一位少女告诉我:“野姜花的花像极了停在绿树上的小白蛱蝶,而野姜花的叶则像船一样,随时准备出航向远方。”然后我们相偕坐在桥上,把摘来的野姜花一瓣瓣飘下溪里,真像蝴蝶翩翩;将叶子掷向溪里,平平随溪水流去,也真像一条绿色的小舟。记忆如花一样,温暖的记忆则像花香,在寒冷的夜空也会放散。我把买来的野姜花用一个巨大的陶罐放起来,小屋里就被香气缠绕。出门的时候,香气像远远的拖着一条尾巴,走远了,还跟随着。我想到,即使像买花这样的小事,也有许多珍贵的经验。
⑤如今,岁月像蝴蝶飞过、像小舟流去,我也度过了很长的一段流浪岁月,仅剩野姜花的兴谢在每年的秋天让人神伤。后来我住在木栅山上,就在屋后不远处有一个荒废的小屋,春天里月桃花像一串晶白的珍珠垂在各处,秋风一吹,野姜花的白色精灵则迎风飞展。我常在那颓落的墙脚独坐,一坐便是一个下午,感觉到秋天的心情可以用两句诗来形容:“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⑥记忆如花一样,温暖的记忆则像花香,在寒冷的夜空也会放散。
⑦我把买来的野姜花用一个巨大的陶罐放起来,小屋里就被香气缠绕,出门的时候,香气像远远的拖着一条尾巴,走远了,还跟随着。我想到,即使像买花这样的小事,也有许多珍贵的经验。
⑧有一次赶火车要去见远方的友人,在火车站前被一位卖水仙花的小孩拦住,硬要叫人买花,我买了一大束水仙花,没想到那束水仙花成为最好的礼物,朋友每回来信都提起那束水仙,说:“没想到你这么有心!”
⑨又有一次要去看一位女长辈,这位老妇年轻时曾有过美丽辉煌的时光,我走进巷子时突然灵机一动,折回花店买了一束玫瑰,一共九朵。我说:“青春长久。”竟把她感动得眼中含泪,她说:“已经有十几年的时间没有人送我玫瑰了,没想到,真是没想到,还有人送我玫瑰。”说完她就轻轻啜泣起来,我几乎在这种心情中看岁月蹑足如猫步,无声悄然走过。隔了两星期我去看她,那些玫瑰犹未谢尽,原来她把玫瑰连着花瓶冰在冰箱里,想要捉住青春的最后,看得让人心疼。
⑩每天上班的时候,在复兴南路和南京东路的快车道上,时常有一些卖玉兰花的人,有小孩、有少女,也有中年妇人,他们将四朵玉兰花串成一串,车子经过时就敲着你的车窗说:“先生,买一串香的玉兰花。”使得我每天买一串玉兰花成为习惯,我喜欢那样的感觉——有人敲车窗卖给你一串花,而后天涯相错,好像走过一条乡村的道路,沿路都是花香鸟语。
⑪因此,我总是感谢那些卖花的人。他们和我原来都是不相识的,因为有了花魂,我们竟可以在任何时地有了灵犀一点。小小的一把花,想起来自有它的魅力。
⑫当我们在随意行路的时候,遇到卖花的人,也许花很少的钱买一把花,有时候留着自己欣赏,有时候送给朋友,不论怎么样处理,总会值回花价的。
【小题1】【小题2】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的前三段记述了卖野姜花老人的事情,语言清晰,淡雅。富有诗意,展现出野姜花的特点,并引出下文有关花的记忆。
B.我送玫瑰花给以为女性长辈,没想到竟使他感动得哭泣,其原因并不仅仅是她很久没有收到玫瑰花,而更多的是她对美好青春的卷帘和感伤。
C.曲终人不散,江上数冯晴,一句表达了作者对技艺流散和岁月流逝的感伤,是情感的表达含蓄深沉,有一种衰而不伤的效果
D.文章1 2节对卖野姜花老人的叙述是实写,而后文全是虚写,如对有关水仙花,玫瑰花。玉兰花和野百合的叙述,虚实结合、使文章有一种是虚幻几的梦幻美。
【小题3】【小题4】作者笔下的野姜花是可爱的,那么它可爱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文章加以归纳分析。
【小题5】【小题6】这篇文章的题目是野姜花,却用了大量的篇幅去描写其它的花,记述和花相关的事,这样写好不好,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