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题目

孙泰

孙泰者,山阳人也,少师皇甫颖,操守颇有古贤之风。泰妻即姨妹也。先是,姨老矣,以二子为托,曰:“其长损一目,汝可其女弟。;姨,泰取其姊。或诘之,泰曰:“其人有废疾,非泰不可。”众皆服泰之义。泰尝于市遇铁灯台,市之,而命洗刷,却银也,泰亟往还之。

【小题1】解释
①先是 ②取 ③ 卒 ④ 适
【小题2】翻译
(1)少师皇甫颖
(2)或诘之
【小题3】上文有两个“市”:①“尝于市遇铁灯台”中的“市”,它的词性是 ______,解释为 ___________ ;②“市之”中的“市”,它的词性是_______ ,解释为___________ 
【小题4】上文记述孙泰的两件事,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用自己的话回答)。作者要说明孙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品质(用文中词句回答)。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11-17 08:47:1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李惟清,字直臣,下邑人。开宝中,以三史解褐涪陵尉。蜀民尚淫祀,病不疗治,听于巫觋,惟清擒大巫笞之,民以为及祸。他日又加箠焉,民知不神。然后教以医药,稍变风俗。秩满,迁大理寺丞。雍熙三年,大举取幽州,惟清以为兵食未丰,不可轻动。判度支许仲宣建议通盐法,以卖盐岁课赋于乡村,与户税俱纳。惟清奉诏往荆湖诸路详定,奏言以盐配民非便,遂罢。使还,上又问民间苦乐不均事,惟清言:“前在荆湖,民市清酒务官酿转鬻者,斗给耗二升,今三司给一升,民多他图,而岁课甚减”。诏复其旧。未几,出为京东转运使。会募丁壮为义军,惟清曰:“若是,天下不耕矣。”三上疏谏,繇是独选河北,而余悉罢。端拱初,迁右谏议大夫,历户部使,改度支使。会遣使河朔治方田,大发兵。惟清以盛春妨农,恳求罢废。淳化三年,迁给事中,充盐铁使,遂以帐式奏御。太宗曰:“费用若此,民力久何以堪?如可减省,即便裁度。”惟清曰:“比开宝军兴之际,其数倍多,盖以将帅未得其人,边事未宁,屯兵至广也。臣闻汉有卫青、霍去病,唐有事郭子仪、李晟,西北望而畏之,如此则边事息而支用减矣。望慎擢将帅,以有威名者俾安边塞,庶节费用。”至道初,就拜右谏议大夫。太宗闻其廉平,诏奖之。二年,徙广南东、西路都转运使,寻召拜给事中。逾月,同知枢密院事。惟清倜傥自任有钩距临事峻刻所至称强干然以俗吏进无人望才数月真宗即位加刑部侍郎复除御史中丞既去枢要,怫郁尤甚,肆情弹击。咸平元年卒,年五十六,赠户部尚书。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二十六》)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惟清倜傥/自任有钩距/临事峻刻/所至称强干/然以俗吏进/无人望/才数月/真宗即位/加刑部侍郎/复除御史中丞/
B.惟清倜傥/自任有钩距/临事峻刻/所至称强干/然以俗吏进/无人望才/数月/真宗即位/加刑部侍郎/复除御史中丞/
C.惟清倜傥自任/有钩距/临事峻刻/所至称强干/然以俗吏进/无人望/才数月/真宗即位/加刑部侍郎/复除御史中丞/
D.惟清倜傥自任/有钩距/临事峻刻所至/称强干/然以俗吏进/无人望才/数月/真宗即位/加刑部侍郎/复除御史中丞/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褐,粗布或粗布衣服。解褐指脱去平民的粗布衣服,换上官员服饰、比喻开始进入仕途。
B.秩,根据功过确定的官员俸禄。有功者俸禄增加,有罪者则减少乃至取消。秩满即官吏任期届满。
C.路,宋元时代行政区域名。如“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略相当于明清的省。
D.三司,宋代以盐铁、度支、户部为三司,主理财赋、军事,是仅次于中书省、枢密院的重要机构。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总结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惟清破除迷信,教化百姓。他在担任涪陵尉期间,反对巫术,鞭打巫师,以证明巫术不灵;并教给百姓医药知识,当地民风因此逐渐改变。
B.李惟清理政有方,实事求是。他认为士兵粮草准备不充分,不宜大举进攻幽州;他前往荆湖诸地实地调查,认为不宜让百姓将盐税与户税一同交纳。
C.李惟清体察民情,关心疾苦。巡察荆湖后,他建议让三司减少耗粮补贴。以使百姓可以另图他利:在边疆经营上,他认为如果将帅得人,自可减轻百姓负担。
D.李惟清重视农耕,爱惜民力。他不赞成招募丁壮作为义军,认为会导致农耕废驰;他还因此多次上疏朝廷加以谏阻,朝廷于是只从河北一带招募壮丁。
【小题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会遣使河朔治方田,大发兵。惟清以盛春妨农,恳求罢废。
(2)望慎擢将帅,以有威名者俾安边塞,庶节费用。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下列小题。
狄梁公性闲①医药,尤妙针术。显庆中,应制②入关,路由华州,阛阓③之北,稠人广众,聚观如堵。
狄梁公引辔遥望,有巨牌大字云:“能疗此儿,酬绢千匹。”即就观之,有富室儿,年约十四五,卧牌下。鼻端生赘④,大如拳石,根蒂缀鼻。或触之,酸痛刺骨,于是两眼为赘所缒⑤,目睛翻白,痛楚危亟,顷刻将绝。恻然久之,乃曰:“吾能为也。”其父母洎⑥亲属,叩颡⑦祈请,即辇千绢置于坐侧,公因令扶起,即于脑后下针寸许,乃询病者曰:“针气已达病处乎?”病人颔之。公遽抽针,而瘤赘应手而落,双目登亦如初,曾无病痛。
其父母亲眷且泣且拜,则以缣⑧物奉焉。公笑曰:“吾哀尔子命之危逼,吾盖⑨急病行志耳,非鬻⑩技者也。”不顾而去焉。
(薛用弱《集异记》)
[注]①闲:爱好。②应制:奉皇帝诏令。③阛阓(huánhuì):街市。④赘:肿瘤。⑤缒(zhuì):牵连。⑥洎(jì):及。⑦颡(sǎng):额,脑门子。⑧缣(jiān):这里指绢。⑨盖:因为。⑩鬻(yù):卖。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即观之(靠近)B.顷刻将(死亡)
C.吾尔子命之危逼(可怜)D.不而去焉(照顾)
【小题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
A.于是两眼赘所缒    山峦晴雪所洗
B.而瘤赘应手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C.即脑后下针寸许 臣诚恐见欺王而负赵
D.则缣物奉焉 扶苏数谏故
【小题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恻然久之,乃曰:“吾能为也。”
②吾盖急病行志耳,非鬻技者也。
【小题4】狄梁公救治病儿这件事,表现了他哪些优秀品质?请简要回答。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王祐,字景叔,大名莘人。父彻,举后唐进士,至左拾遗。祐少笃志词学,性倜傥有俊气。晋天福中,以书见桑维翰,称其藻丽,由是名闻京师。邺帅杜重威辟为观察支使。初,重威移镇睢阳,反侧不自安,祐尝劝之,使无反汉,不听。祐坐是贬沁州司户参军,因作书贻乡友以见志,辞气俊迈,人多称之。
太祖受禅,拜监察御史,由魏县移知光州,迁殿中侍御史。乾德三年,知制诰。六年,转户部员外郎。
太祖征太原,已济河。诸州馈集上党城中,车乘塞路,上闻之,将以稽留罪转运使。赵普曰:“六师方至,而转运使以获罪闻,敌必谓储峙不充,有以窥我矣,非威远之道也。俾能治剧者,往莅其州足矣。”即命祐知潞州。及至,馈饷无乏,路亦无壅,班师,召还。
会符彦卿镇大名,颇不治,太祖以祐代之,俾察彦卿动静,祐以百口明彦卿无罪,且曰:“五代之君,多因猜忌杀无辜,故享国不永。愿陛下以为戒。”彦卿由是获免,故世谓祐有阴德。
继以用兵岭表,徙知襄州。湖湘平,移知潭州。召还,摄判吏部铨。时左司员外郎侯陟自扬州还复判铨祐判门下省陟所注拟祐多驳正卢多逊与陟善陟因诉之多逊素恶祐不比己遂出祐为镇国军行军司马。
太平兴国初,移知河中府。入为左司员外郎,拜中书舍人,充史馆修撰。未几,知开封府,以病请告。太宗谓祐文章、清节兼著,特拜兵部侍郎。月余,年六十四。
初,祐掌诰,会卢多逊为学士,阴倾赵普,多逊累讽祐比己,祐不从。一日,以宇文融排张说事劝释之,多逊滋不悦。及普再入,多逊果败,与宇文融事颇类,识者服其先见。
(节选自《宋史·王祐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时左司员外郎侯陟自扬州还/复判铨/祐判门下省/陟所注拟/祐多驳正/卢多逊与陟善/陟因诉之/多逊素恶祐不比己
B.时左司员外郎侯陟自扬州还复/判铨/祐判门下省/陟所注拟/祐多驳正/卢多逊与陟善/陟因诉之/多逊素恶祐不比己
C.时左司员外郎侯陟自扬州还复/判铨/祐判门下省/陟所注拟/祐多驳正/卢多逊与陟善/陟因诉之/多逊素恶祐不比己
D.时左司员外郎侯陟自扬州还/复判铨/祐判门下省/陟所注拟/祐多驳/正卢多逊与陟善/陟因诉之多逊素恶祐不比己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进士,是科举考试当中的最高功名。明清时期,由通过乡试合格的贡士参加殿试,被录取的三甲都称为进士。
B.汉,是指五代时期的“后汉”,五代是唐宋之交的混乱时期,司马光编辑的《新五代史》记载了这一时期的历史。
C.户部,中国古代六部之一,为掌管户籍、财经的机关,长官为尚书,其职能大致相当于现代的民政部和财政部。
D.卒,意为死亡,按照身份不同,死亡的说法不同,皇帝死称“崩”,有爵位的人死称为“薨”,士的死称为“卒”。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项是
A.王祐很有文才。桑维翰赞誉他的书信辞藻华丽,使他闻名京城,就连皇帝也对他的文章称赞有加。
B.王祐很受皇帝重用。征讨太原时,运粮车辆堵塞道路,赵普举荐王祐处理,一切才变得井然有序。
C.王祐刚直敢言。在为符彦卿申辩时,他讽谏太祖不要像五代的国君那样,因猜忌而斩杀无罪的人。
D.王祐有政治远见。王祐用宇文融的事劝说卢多逊不要和赵普作对,卢多逊不接受,后来果然身败。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祐坐是贬沁州司户参军,因作书贻乡友以见志,辞气俊迈,人多称之。
(2)会卢多逊为学士,阴倾赵普,多逊累讽祐比己,祐不从。

同类题5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严光字子陵,一名遵,会稽余姚人也。少有高名,与光武同游学。及光武即位,乃变名姓,隐身不见。帝思其贤,乃令以物色访之。后齐国上言:“有一男子披羊裘钓泽中。”帝疑其光,乃备安车玄纁,遣使聘之。三反而后至。舍于北军,给床褥,太官朝夕进膳。

司徒侯霸与光素旧,遣使奉书,使人因谓光曰:“公闻先生至,区区欲即诣造,迫于典司,是以不获。愿因日暮自屈语言。”光不答,乃投札与之,口授曰:“君房足下,位至鼎足,甚善。怀仁辅义天下悦,阿谀顺旨要领绝。”霸得书封奏之。帝笑曰:“狂奴故态也!”车驾即日幸其馆。光卧不起,帝即其卧所抚光腹曰:“咄咄子陵,不可相助为理邪?”光又眠不应。良久,乃张目熟视曰:“昔唐尧著德,巢父洗耳。士故有志,何至相迫乎!”帝曰:“子陵,我竟不能下汝邪?”于是升舆叹息而去。

复引光入,论道旧故,相对累日。帝从容问光曰:“朕何如昔时?”对曰:“陛下差增于往。”因共偃卧,光以足加帝腹上。明日,太史奏客星犯御座甚急。帝笑曰:“朕故人严子陵共卧耳。”

除为谏议大夫,不屈,乃耕于富春山,后人名其钓处为严陵濑焉。建武十七年,复特征,不至。年八十,终于家。

(《后汉书•严光传》)

霸使西曹属侯子道奉书,光不起,于黙上箕踞抱膝发书读讫,问子道曰:‘君房素痴,今为三公,宁小差否?’子道曰:‘位已鼎足,不痴也。’光曰:‘遣卿来何言?’子道传霸言。光曰:‘卿言不痴,是非痴语也?天子征我三乃来。人主尚不见,当见人臣乎?’子道求报。光曰:‘我手不能书。’乃口授之。使者嫌少,可更足。光曰:“买菜乎?求益也?”

(《高士传·严光》)

【小题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① 区区欲即诣造 ②我不能下汝邪 ③陛下增于往 ④抱膝发书读 ⑤君房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隐身不  人主尚不
B.陛下差增往 取之于蓝,而青
C.遣使奉 我手不能
D.张目熟视曰 口授之
【小题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愿因日暮自屈语言
B.明日,太史奏客星犯御座甚急
C.帝从容问光曰
D.建武十七年,复特征
【小题4】 “相”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咄咄子陵,不可相助为理邪?
B.何至相迫乎!
C.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
D.复引光入,论道旧故,相对累日。
【小题5】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
①帝思其贤,乃令以物色访之。
②怀仁辅义天下悦,阿谀顺旨要领绝。
【小题6】严光以“士故有志”回答光武帝。从文章内容来看,他的“志”是什么?结合甲乙两文来看,严光是怎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