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四)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①皇考讳承之,字嗣伯。少有大志,才力过人。宗人丹阳尹摹之、北兖州刺史源之并见知重。为建威府参军,善于绥抚。
②元嘉七年,右将军到彦之北伐大败,虏乘胜破青部诸郡国,别帅安平公寇济南,皇考率数百人拒战,退之。虏众大集,皇考使偃兵开城门。众谏曰:“贼众我寡,何轻敌之甚!”皇考曰:“今日悬守穷城,事已危急,若复示弱,必为所屠,惟当见强待之耳。”虏疑有伏兵,遂引去。宋文帝以皇考有全城之功,手书与都督长沙王义欣曰:“承之理民直亦不在武干后,今拟为兖州刺史,檀征南详之。”皇考与道济无素故,事遂寝。
③氐帅杨难当寇汉川,梁州刺史弃城走,皇考轻军前行,攻氐伪魏兴太守薛健于黄金山。健既溃散,皇考即据之。氐伪梁、秦二州刺史赵温先据州城,闻皇考至,退据小城,薛健退屯下桃城,立柴营。皇考引军与对垒,相去二里。健与伪冯翊太守蒲早子悉力出战,皇考大破之,健等闭营自守不敢出。难当又遣步骑万余人援赵温,攻逼皇考。相拒四十余日。贼皆衣犀甲刀箭不能伤皇考命军中断槊长数尺以大斧搥其后。贼不能当,乃焚营退。梁州平。诏曰:“承之禀命先驱,蒙险深入,全军屡克,奋其忠果,可龙骧将军。”
④文帝以平氐之劳,青州缺,将欲授用。彭城王义康秉政,皇考不附,乃转为江夏王司徒中兵参军。元嘉二十四年殂,年六十四。

(选自《南齐书》,有删节)

[注]①考:指已死的父亲。②檀征南:征南大将军檀道济。③氐:指当时的少数民族。
【小题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含义。
(1)皇考与道济无故( )(2)彭城王义康政 ( )
【小题2】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
(1)相四十余日
A. 拒绝    B. 抵御    C. 占据    D. 关闭
(2)虏疑有伏兵,遂
A.退却     B.拉弓     C.率领     D.避开
【小题3】第③段画线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贼皆衣犀甲刀箭/不能伤/皇考命军中断槊/长数尺以大斧/搥其后
B.贼皆衣犀甲/刀箭不能伤/皇考命军中断槊/长数尺/以大斧搥其后
C.贼皆衣犀甲刀箭/不能伤皇考/命军中断槊/长数尺/以大斧搥其后
D.贼皆衣犀甲/刀箭不能伤皇考/命军中断槊/长数尺以大斧/搥其后
【小题4】把第②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小题5】文章两次写到宋文帝的“手书”与“诏曰”,请分析其作用。
【小题6】第②段“偃兵开城门”和第④段“皇考不附”分别反映了萧承之______和_____的特点。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11-19 03:43:0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谢眺字玄晖,陈郡阳夏人也。祖述,吴兴太守。父纬,散骑侍郎。朓少好学,有美名,文章清丽。解褐豫章王太尉行参军,历随王东中郎府,转王俭卫军东阁祭酒。子隆①在荆州,好辞赋,数集僚友,朓以文才,尤被赏爱,流连晤对,不舍日夕。长史王秀之以朓年少相动,密以启闻。世祖敕曰:“朓可还都。”寻以本官兼尚书殿中郎。隆昌初,敕朓接北使,朓自以口讷,启让不当,不见许。高宗辅政以朓为骠骑谘议领记室又掌中书诏诰除秘书丞未拜仍转中书郎出为宣城太守以选复为中书郎。建武四年,出为晋安王镇北谘议、南东海太守,行南徐州事。启王敬则反谋,上甚嘉赏之。迁尚书吏部郎。朓上表三让,中书疑朓官未及让,以问祭酒沈约。约曰:“撝让之美,本出人情,若大官必让,便与诣阙章表不异。”朓又启让,上优答不许。朓善隶草,长五言诗,沈约常云:“二百年来无此诗也。”敬皇后迁祔山陵,朓撰哀策文,齐世莫有及者。东昏②失德,江柘欲立江夏王宝玄,末更回惑,与弟祀密谓朓曰:“江夏年少轻脱,不堪负荷神器,不可复行废立。始安③年长入纂,不乖物望。非以此要富贵,政是求安国家耳。”遥光又遣亲人刘沨密致意于朓,欲以为肺腑。朓自以受恩高宗,非沨所言,不肯答。少日,遥光以朓兼知卫尉事,朓惧见引,即以柘等谋告左兴盛,兴盛不敢发言。柘闻,以告遥光,遥光大怒,乃称赦召眺,仍回车付廷尉,与徐孝嗣、柘、暄等连名启诛朓曰:“谢朓资性险薄,大彰远近。王敬则往构凶逆,微有诚效,自尔升擢,超越伦伍。而溪壑无厌,著于触事。比遂扇动内外,处处奸说,妄贬乘舆,窃论宫禁,间谤亲贤,轻议朝宰,丑言异计,非可具闻。无君之心既著,共弃之诛宜及。臣等参议,宜下北里,肃正刑书。”诏令收付廷尉,肃明国典。又使御史中丞范岫奏收朓,下狱死。时年三十六。
(选自《南齐书》,有删改)
【注】①子隆:即随郡王萧子隆。②东昏:即东昏侯萧宝卷,齐明帝萧鸾死后,萧宝卷即位,因失德被封为东昏侯。③始安:即始安王萧遥光。
【小题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高宗辅政/以朓为骠骑/谘议领记室/又掌中书诏诰/除秘书丞/未拜/仍转中书郎/出为宣城太守/以选复为中书郎
B.高宗辅政/以朓为骠骑谘议/领记室/又掌中书诏诰/除秘书丞/未拜/仍转中书郎/出为宣城太守/以选复为中书郎
C.高宗辅政/以朓为骠骑谘议/领记室/又掌中书/诏诰除秘书丞/未拜/仍转中书郎/出为宣城太守/以选复为中书郎
D.高宗辅政/以朓为骠骑谘议/领记室/又掌中书诏诰/除秘书丞/未拜/仍转中书郎/出为宣城太守以选/复为中书郎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解褐,即脱去粗布衣服,喻入仕为官。古代普通人不到规定年龄只能穿粗布衣服,故布衣代指平民。
B.廷尉,古代官名,秦时设置,九卿之一。秦汉至南北齐时,是主管司法的官吏,掌管天下刑狱。
C.哀策,亦作“哀册”,古代颂扬帝王、后妃生前功德的韵文,行葬礼时由太史令读后埋于陵中。
D.神器,即宝鼎,是国家最高权力的象征,例如楚庄王“问鼎中原”就意味着想要谋取周王室权位。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谢朓出生于官宦家庭,从小就爱好学习,在当时很出名,步入仕途后,先在豫章王、随王处任职,后转任王俭卫军东阁祭酒。
B.谢朓才华横溢,深受随王萧子隆的赏识和厚爱,与之过从甚密,却受到长史王秀之的猜忌,被密告到朝廷,最终被皇帝调回京城。
C.谢朓由于奏报王敬则反叛的阴谋,受到高宗的嘉奖,被提升为尚书吏部郎,他再三上表辞让,仍没有获得齐高宗的准许。
D.谢朓感念齐高宗的厚恩,不愿意参与江柘、江祀兄弟篡夺皇位的阴谋,后因恐惧就把他们的阴谋暴露了出去,因此被陷害致死。
【小题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遥光又遣亲人刘沨密致意于朓,欲以为肺腑。
(2)王敬则往构凶逆,微有诚效,自尔升擢,超越伦伍。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刘善明,平原人。少而静处读书,刺史杜骤闻名候之,辞不相见。年四十,刺史刘道隆辟为治中从事。父怀民谓善明曰:“我已知汝立身,复欲见汝立官也。”善明应辟,仍举秀才。宋孝武见其对策强直,甚异之。秦始初,徐州刺史薛安都反,青州刺史沈文秀应之。时州治东阳城,善明家在内,不能自拔。伯父弥之起义背文秀。善明密契收集门宗部曲,得三千人,夜斩关奔北海。文秀既降,除善明为电骑校尉,出为海陵太守。郡境边海,无树木,善明课民种榆槚杂果,遂获其利。五年,青州没虏,善明母陷北,虏移置桑乾。善明布衣蔬食,哀戚如持丧。明帝每见,为之叹息,时人称之。转宁翔将军、巴西梓渡二郡太守。善明以母在虏中,不愿西行,涕泣固请,见许。朝廷多哀善明心事。元徽初,遣北使,朝议令善明举人,善明举州乡北平田惠绍使虏,赎得母还。沈做之反,太祖深以为忧。善明献计曰:“沈做之暗于兵机,人情离怨。贼之根本既灭,枝叶岂久?”事平,太祖召善明还都,谓之曰:“卿策沈做之,虽复张良、陈平,适如此耳。”仍迁散骑常侍,领后军将军、太尉右司马。齐台建,为右卫将军,辞疾不拜。司空褚渊谓善明曰:“高尚之事,乃卿从来素意。今朝廷方相委待,证得便学松、乔邪?”善明曰:“我本无宦情既逢知己所以我力驱驰愿在申志今天地廊清朝盈济济部怀既中不敢昧于富责矣。”太祖践阼,以善明勤诚,封新途伯,邑五百户。善明身长七尺九寸,质素不好声色,所居茅斋斧木而已,床榻几案,不加划削。建元二年卒,年四十九,遗命薄殡。赠左将军、豫州刺史,谥烈伯。

(选自《南齐书·刘善明传》,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我本无宦情/既逢知己/所以戮力驱驰/愿在申志/今天地廓清/朝盈济济/鄙怀既申/不敢昧于富贵矣
B.我本无宦情/既逢知己/所以戮力/驱驰愿在申志今天地/廓清朝盈/济济鄙怀/既申不敢/昧于富贵矣
C.我本无宦情/既逢知己/所以戮力/驱驰愿在申志/今天地廓清/朝盈济济/鄙怀既申/不敢昧于富贵矣
D.我本无宦情/既逢知己/所以戮力驱驰/愿在申志今天地/廓清朝盈/济济鄙怀/既申不敢/昧于富贵矣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刺史,原为中央对地方行使监督和控制的监察官员,后演变为地方军事和行政长官。
B.郭,本义是指在城市外围加筑的一道城墙。中国古代把内城称为郭,外城称为城。
C.持丧,护丧;服丧。古代服丧制度的规格、时间是严格按照亲疏远近来制定的。
D.践阼,指走上阵阶主位,后特指皇帝登临皇位,即位、登基。亦作“践昨”“践祚”。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刘善明少有才气,淡薄功名。刘善明年少时就有名气,但拒绝刺史见面的要求;后来又以生病为借口推辞右卫将军的职务。
B.刘善明熟谙敌情,分析准确。刘善明对沈攸之叛乱一事分析透彻,判断准确。在乱事平定后,太祖认为张良、陈平再世,也不过如此。
C.刘善明事母至孝,深得同情。刘善明因为母亲被北虏迁到桑乾很是悲哀,获得同僚理解,后来他流泪推荐田惠绍出使赎回母亲。
D.刘善明决策果断,生活简单。青州沈文秀叛乱时刘善明果断带领门宗三千人连夜出关;他对生活要求不高,住的屋舍很简陋。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善明应辟,仍举秀才。宋孝武见其对策强直,甚异之。
(2)郡境边海,无树木,善明课民种榆槚杂果,遂获其利。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沈文季,字仲达,吴兴武康人,父庆之,宋司空。文季少以宽雅正直见知,孝建二年,起家起家主簿,征秘书郎。晋平王休祐为南徐州,帝问褚渊须干事人为上佐,渊举文季。休祐被杀,休祐被杀,虽用礼,僚佐多不敢至,文季独往省墓展哀。司徒褚渊当世贵望,颇以门户裁之,文季不为之屈。世祖在东宫,于玄圃宴会朝臣。文季数举酒劝渊,渊甚不平,启世祖曰:“沈文季谓渊经为其郡,数加渊酒。”文季曰:“惟桑与梓,必恭敬止。岂如明府亡国失土,不识枌榆。” 后豫章王北宅后堂集会,文季与渊并善琵琶,酒阑,渊取乐器为《明君曲》。文季便下席大唱曰:“沈文季不能作伎儿。”隆昌元年,复为领军将军,侍中如故。豫废郁林高宗欲以文季为江州遣左右单景隽宣旨文季口自陈让称年老不愿外出因问右执法有人未景隽还具言之延兴元年,迁尚书右仆射。明帝即位,加领太子詹事,增邑五百户。建武二年,虏寇寿春,明帝以为忧,诏文季领兵镇寿春,文季入城,止游兵不听出,洞开城门,严加备守,虏军寻退,百姓无所伤损。王敬则反,诏文季领兵屯湖头,备京路。始安王遥光反,其夜,遣三百人于宅掩取文季,欲以为都督,而文季已还台。明日,与尚书令徐孝嗣守卫宫城,戎服共坐南掖门上。时东昏已行杀戮,孝嗣深怀忧虑,欲与文季论世事,文季辄引以他辞,终不得及。事宁,加镇军将军。文季见世方昏乱,托以老疾,不豫朝机。兄子昭略谓文季曰:“阿父年六十为员外仆射,欲求自免,岂可得乎?”文季笑而不答。同孝嗣被害。其日先被召见,文季知败,举动如常,登车顾曰:“此行恐往而不反也。”于华林省死,朝野冤之。

 (节选自《南齐书・沈文季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豫废郁林/高宗欲以文季为江州/遣左右单景隽宣旨/文季口自陈让/称年老不愿外出/因问右执法有人未/景隽还具言之/
B.豫废郁林/高宗欲以文季为江州遣左右/单景隽宣旨/文季口自陈让/称年老不愿外出/因问右执法有人未/景隽还具言之/
C.豫废郁林/高宗欲以文季为江州/遣左右单景隽宣旨/文季口自陈让/称年老不愿外出因/问右执法有人未/景隽还具言之/
D.豫度郁林/高宗欲以文季为江州/遣左右单景隽宣旨文季/口自陈让/称年老不愿外出/因问右执法有人未/景隽还具言之/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薨,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高官去世。也可用于皇帝的高等级妃嫔和皇子公主等。
B.桑、梓,桑树、梓树。古人喜欢在住宅周围栽植桑树和梓树,后人常借指父母。
C.仆射,官名。始于秦,汉代时职权渐重,分左右仆射;魏置时期相当于宰相职位。
D.掖门,一般指中国古代言殿正门两旁的边门。如《汉书・高后纪》:“入未央宫掖门。”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沈文季年少知名,颇重情义。他少时便以宽雅正直而闻名,晋平王刘休祐被杀后,很多臣僚都不敢前往吊唁,而沈文季独自到墓前致哀。
B.沈文季刚直不阿,不畏权贵。司徒褚渊颇以门户高低看待他人,沈文季不为所屈:在豫章王的集会上他离席大呼不做艺伎,借此嘲讽褚渊。
C.沈文季为国分忧,不辱使命。建武二年,敌虏进犯寿春,明帝深为忧虑,他奉命镇守;王敬则谋反,他率领军队驻扎湖头,防守京路。
D.沈文季明晓时势,处变不惊。东昏侯行杀戮时,徐孝嗣想和他谈论世事,他引用他人言辞搪塞;被害当天,他明知失败,但举动如常。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文季入城,止游兵不听出,洞开城门,严加备守,虏军寻退,百姓无所伤损。
(2)文季见世方昏乱,托以老疾,不豫朝机。

同类题4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①王琨,琅琊临沂人也。琨少谨笃,为从伯司徒谧所爱。宋永初中,武帝以其娶桓修女,郎中,驸马都尉,奉朝请。

②孝建初,迁廷尉卿,转吏部郎。吏曹选局,贵要多所属请,琨自公卿下至士大夫,例为用两门生。江夏王义恭尝属琨用二人,后复遣属琨,答不许。

③出为持节、都督广交二州军事、广州刺史。南土沃实,在任者常致巨富,世云“广州刺史但经城门一过,便得三千万”也。琨无所取纳,表献禄俸之半。州镇旧有鼓吹(1),又输还。及罢任,孝武知其清,问家资多少。琨曰:“臣买宅百三十万,余物称之。”帝说

④明帝临崩,出为督会稽、东阳、新安、临海、永嘉五郡军事、会稽太守,常侍如故。坐误竟囚,降号冠军。元徽中,迁金紫光禄,弘训太仆,常侍如故。顺帝即位,进右光禄大夫,常侍余如故。顺帝逊位,琨陪位及辞庙,皆流涕。

⑤太祖即位,领武陵王师,加侍中,给亲信二十人。时王俭为宰相,属琨用东海郡迎吏。琨谓信人曰:“语郎,三台五省,皆是郎用人;外方小郡,当乞寒贱,省官何容复夺之。”遂不过其事。

⑥琨性既古慎,而俭啬过甚,家人杂事,皆手自操执。公事朝会,必夙夜早起,阅衣裳,料数冠帻,如此数四,世以此笑之。

⑦建元四年,太祖崩,琨闻国讳,牛不在宅,去台数里,遂步行入宫。朝士皆谓琨曰:“故待车,有损国望。”琨曰:“今日奔赴,皆应尔。”遂得病,卒。

《南齐书·王琨传》(有删节)

注释:(1)鼓吹:指一般的仪仗乐队。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郎中,驸马都尉 (_____________)
(2)又输还 (____________)
(3)故待车 (_____________)
(4)阅衣裳 (____________)
【小题2】下列各项中的“为”与例句中的“为”用法与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从伯司徒谧所爱 (《南齐书·王琨传》)
A.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鸿门宴》)
B.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廉颇蔺相如列传》)
C.身死国灭,为天下笑。(《过秦论》)
D.慎勿为妇死,贵贱轻何薄。(《孔雀东南飞》)
【小题3】第③段中“帝说”的原因是什么?
【小题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江夏王义恭尝属琨用二人,后复遣属琨,答不许。
【小题5】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王琨的性格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