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百里黄金地,江南聚宝盆。”有着3000多年采冶历史的大冶,境内蕴藏53种金属和非金属矿产,是中国六大铜矿生产基地之一。新中国成立以来,大冶20多家国有矿山贡献利 税130亿元,然而,高度的资源依赖使得大冶“一矿独大”,经济结构严重失衡,曾经繁华的矿产重镇铜绿山镇,龙角山镇和铜山口镇,因资源衰竭经济下滑,相继被撤镇并村,“因矿而兴”的大冶面临“矿竭城衰”。

转型,成为大冶发展的必走之路。2003年3月,大冶被列入全国首批资源枯竭型试点城市,正式开启国家层面政策支持的转型新历程,通过全面关停拆除“五小”企业971家,同时开展植树造林,封山育林和土地复垦的“绿满铜都”行动,推进“治山,治土,治水,治气”工程,通过大力招商引资构建产业集群,通过绿色通道吸引人才等系列措施,让大冶从“矿竭城衰”到“绿色百强”的华丽变身,走出了一条成功转型发展之路。


(1)分析大冶转型之前资源开发的条件有哪些。
(2)除了材料中提及的发展措施,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3)阐述从“矿竭城衰”到“绿色百强”的转变为大冶的发展所带来的重要意义。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9-08-08 09:44:0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长江中游三省是中部崛起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蕴藏着丰富的资源,其中湖南省更被誉为“有色金属之乡”。如果用三根线连接三省省会武汉、长沙、南昌三市,恰好组成一个似等边三角形,被称为 “中三角”,包括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鄱阳湖城市群。

材料一:目前,中部地区各城市群的中心城市的经济实力较为薄弱,对城市群的带动作用不明显。近些年来,由于各自忙于本地的经济发展,武汉、长株潭和鄱阳湖三个城市群相互间的经济联系不增反减,在项目、资金争取和承接产业转移等方面彼此间的竞争常常超过了合作,其结果是虽然经济都有所发展,但在国家中的地位却下降了。
材料二:中部城市群主要经济指标表(2010年)
(注:固定资产投资额代表城市群经济发展能力,地区生产总值代表城市群经济整体水平;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代表市场化程度;进出口总额代表城市群经济开放程度。)

(1)简要说明“中三角地区”发展冶金工业的自然资源条件。
(2)“中三角”地区钢铁工业发达,钢铁工业的产品以及生产废弃物往往可以作为机械建筑材料工业等的原料,有这种工业联系的工厂在空间布局易形成集聚现象,请你谈谈工业集聚的利弊。
(3)阅读材料二,比较武汉、长株潭和鄱阳湖三个城市群经济发展状况。
(4)阐述三个城市群在发展过程中对“中三角”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