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下列各项对《红楼梦》第三十二回、三十三回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两项是()
A.宝玉在三十二回中的几番肺腑之言中,既有对黛玉男女之情的告白,也有对自己价值观的宣告。
B.在三十二回中,黛玉在门外听到宝玉一番坦白赤诚的言谈,不觉大喜过望,满怀欣喜地独自回去了。
C.三十三回中,窝藏忠顺王府的优伶、淫辱母婢致金钏轻生、恃靠贾母宠溺当面顶撞父亲是贾政痛打宝玉的三个主要原因。
D.贾政痛打宝玉的本质原因是对宝玉生命态度的不满以及对家族未来的担忧。
E.三十二回和三十三回联系起来看,是“诗意”追求和“现实”追求两种价值追求之间冲突集中的呈现。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名著阅读 更新时间:2019-11-21 01:53:3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5

完成课内现代文阅读选择题。
【小题1】下列选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表现黛玉的小心谨慎,“惟恐被人耻笑了去”也折射出黛玉寄人篱下的敏感孤高的性格。
B.凤姐的出场采用先声夺人的写法,从凤姐华丽的妆扮中,可见凤姐的雍容华贵,也暗示了她的俗气与贪婪,从她的容貌描写中,可见她的刁钻与狡诈。
C.宝玉出场采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从王夫人、黛玉母亲口中得知宝玉是个顽劣异常的“混世魔王”,及至黛玉一见,他却是个俊朗清秀多情的年轻公子,而且似曾相识。
D.因黛玉无玉,宝玉摔玉,既表现宝玉脾气暴躁,也可见他对天命的反抗,对封建尊卑等级制度的反叛。
【小题2】(小题2)下列选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我”对祥林嫂追问死后是否有鬼神一事支吾不清,表明了“我”胆小怕事、不敢承担责任的心理,也反映了当时的小知识分子的软弱性。
B.祥林嫂第一次来鲁镇“两颊还是红的”,说明她有旺盛的生命力,第二次来鲁镇“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眼角还带些泪痕”,说明她青春活力已消失,而且精神受到严重挫伤。
C.鲁四老爷憎恶祥林嫂是寡妇,鲁镇的很多人也鄙弃她寡妇再嫁,但柳妈是个善女人,好心教她去捐门坎,免去死后受苦。
D.小说结尾的景物描写与开头相呼应,渲染了热烈的祝福气氛,反衬了祥林嫂惨死的悲凉,在冷静的语调中蕴含了无限的激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