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读“世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曲线图”,回答问题。
(l)图中
曲线表示发达国家的变化,
曲线表示发展中国家的变化。
(2)B类国家的城市化特点是起步
、水平
。
(3)A曲线在20世纪70年代后呈下降趋势,该类国家的城市人口向乡村居民点和小城镇回流,此现象称为
现象,原因为。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0-06-25 02:57:1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图为北京城市空间扩张的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北京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是( )
A.城市绿化面积缩小
B.城市建设相对落后
C.文物古迹普遍受到破坏
D.城市交通拥堵严重
【小题2】城市建设后地面径流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生活用水量增加
B.植被覆盖率增加
C.降水下渗量减少
D.城市热岛效应减弱
同类题2
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我国城市化进程,改革开放以来,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推进两地区城市化进程的直接动力是工业化,发达国家平均85%的水平,世界平均55%的水平。图一表示的是2010—2016年中国城市化率走势图,图二是我国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一分析我国城市化率变化的主要特点。并分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
(2)根据图二简述两个经济区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哪些主要问题?
(3)在我国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可采取哪些措施减轻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同类题3
读“广州市行政区划变化简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广州城市发展表现为( )
①市辖区数量增加 ②市辖区范围扩大 ③行政等级提升 ④环境质量下降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小题2】广州市行政区划的变化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
A.增加中心城区的城市服务种类
B.控制环境问题、治理各种“城市病”
C.促进产业结构及空间分布调整
D.疏通城市交通、改善居住环境
同类题4
下图反映成都平原地区集市在乡镇间的流动模型。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该流动模型反映的地理理论是
A.工业区位论
B.人地协调理论
C.中心地理论
D.城市化理论
【小题2】在这些集市当中,
A.龙川驿的级别较低
B.石羊场和平安场相距最远,级别最高
C.中和镇的服务范围较大
D.中兴镇和中和镇的服务功能完全一样
同类题5
下图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发展图,图中黑圆圈代表城市等级。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由甲到乙变化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城市规模扩大
B.城市数目增加
C.城市化水平提高
D.出现了逆城市化
【小题2】从甲到乙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问题和现象有
A.制约区域经济发展
B.环境质量下降
C.大量的城市人口向农村迁移
D.城市郊区的种植业比重不断上升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城市与城市化
城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