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目前,我国统计工作中将城市分为以下几组:loo万人口以上为特大城市;50万一100万人口为大城市;20万一50万人口为中等城市;20万人口以下为小城市。读我国不同规模的地级及以上城市数量变化表,完成下列各题。
不同规模的地级及以上城市数量变化(座)
200万以上
100万~200万
50万~100万
20万~50万
20万以下
合计
1998年
20
61
77
61
4
233
2008年
41
81
110
51
4
287
2008年/1998年
205%
133%
143%
84%
100%
123%
资料根据国家统计局(1998年、2008年)数据计算
【小题1】从城市数量看,1998~2008年我国()
A.大、中、小城市均衡发展
B.中等城市比特大城市发展快
C.小城市发展比特大城市快
D.中小城市发展相对较慢
【小题2】为促进我国城市化进程有序推进,我国应()
A.有序放开特大城市落户限制
B.合理推动中小城市发展
C.严格控制中等城市人口规模
D.限制农村人口流人城市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5-02-04 05:44:3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图为某城区略图(阴影部分为城区),甲为过境干道,乙为规划干道。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若丙地规划为商业用地,其适合布局
A.汽车销售
B.日用小百货
C.蔬菜市场
D.医药商店
【小题2】未来城市发展规划较合理的是
A.向西北方向扩展城市规模
B.丁地块发展不锈钢产业园
C.向规划道路方向建设新区
D.过境干道改造成高速公路
同类题2
下图是广东省城市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省经济发达地区产业结构的主要特征是:
①以旅游业为主
②以轻工业为主
③以出口加工工业为主
④以金融、服务业为主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小题2】珠江三角洲某中心城市周边的衣民竞相在自家的宅基地上建起了“贴面楼”,农民建“贴面楼”的事实反映这一城市城区
A.土地供给充足
B.房屋租金较高
C.经济发展缓慢
D.人居环境恶化
同类题3
读“城市规模的成本效益曲线图”,其能够反映出城市的最佳规模或合理规模。AB是平均效益曲线,AC是城市平均生活费用曲线。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关于AB、AC曲线的描述正确的是()
A.AB曲线开始迅速上升,之后迅速下降
B.AB曲线开始迅速上升,之后上升趋势减弱,最后下降
C.AC曲线上升表示城市人口减少
D.AC曲线上升表示城市面积减小
【小题2】对P1点、P2点的解读,正确的是()
A.P1点是城市生活每人净效益最低时的城市规模
B.P2点出现时,城市人口应继续增加
C.P1点出现时,对现有的城市居民是最佳规模
D.P2点出现时,对现有的城市居民是最佳规模
同类题4
区域人口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对于促进区域内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下图表示2000年、2010年京津冀地区人口重心与经济重心的分布位置。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据图判断京津冀地区
A.人口重心朝着集合重心的西南方向偏移
B.经济重心的移动幅度小于人口重心的移动幅度
C.自然差异导致人口重心和经济重心在空间上偏离
D.人口重心偏移受到北京、天津经济发展的影响
【小题2】为促进京津冀地区人口与经济的协调发展,下列措施最有利的是
A.增强区域内中小城市的人口吸引力
B.强化资金、技术、人才在京津冀集聚
C.限制高新技术产业在区域内转移
D.提高区域内特大城市的人口综合承载力
同类题5
根据联合国的人口统计资料,可发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地人口急增,但城市化程度高低不一。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甲、乙、丙、丁依序是()
A.西亚、西欧、东非、东南亚
B.东南亚、西欧、东非、西亚
C.西欧、西亚、东南亚、东非
D.西欧、东南亚、西亚、东非
【小题2】影响西亚城市化程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农村劳动力不足,引进外籍打工人口
B.廉价农产品进口,促成农业转型
C.实施“耕者有其田”,提升农民经济生活
D.石油带动经济发展,大量国外人口移入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城市与城市化
城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