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我国黑、吉、内蒙古、晋、豫、皖、鄂、湘、赣等9省区被称为中部经济地带,以东是东部经济地带,以西为西部经济地带。读下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读上图分析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总体说来,我国东部经济越发达的省份,城市人口比重越高
B.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部经济地带新增的特大城市数超过东部
C.我国西南地区的城市人口比重均在20%以下
D.我国中部经济地带的各省中,只有湖北的城市人口比重在40%以上
【小题2】有关各省区城市化发展的说法,正确的是
A.广东城市化水平较高,是因为大城市扩散,促进乡镇企业发展
B.江苏城市化水平较高,是因为改革开放,外资企业发展
C.黑龙江城市化水平较高,是因为资源丰富,国有大中型企业发展
D.西藏城市化水平高,是因为边境贸易发展带动城市建设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5-04-03 08:03:3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图为某地区城市发展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1950年-2010年,该地区城区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功能分区日益完善,这种变化反映了该地区的
过程,说出该过程对该地自然地理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
(2)结合图中信息,分析该地区电子工业布局的优势区位条件。
同类题2
城市首位度指一个地区最大城市与第二大城市人口规模之比,通常用来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规模和人口集中程度。一般认为,城市首位度小于2,表明结构正常、集中适当;大于2,则存在结构失衡、过度集中的趋势。
读表,完成问题。
我国部分省区首位度统计表
A省区
B省区
C省区
1984年
5.22
7.62
10.26
1997年
3.85
5.88
8.39
【小题1】关于ABC三省区城市首位度的描述,正确的是( )
A.A省区城市首位度最高,经济发展水平最高
B.B省区城市首位度降低,第一大城市衰退明显
C.C省区城市首位度最高,区域发展明显不平衡
D.三省区城市首位度差异,是由自然条件决定的
【小题2】1984年到1997年的13年间A省区城市首位度明显下降,可能原因是( )
①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②国家政策驱动区域内二三线城市迅速发展
③城市化进程的作用
④产业转移导致大量人口向区域外不断迁移
A.③④
B.①②
C.①④
D.②③
同类题3
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草原皮都——乌兰察布市是内蒙古规模较大的皮草加工基地,抓住北京疏解非首都职能的机会,积极承接北京服装皮草部分的产业转移,在众多的竞争城市中,脱颖而出。下图为乌兰察布市位置示意图。
(1)指出北京非首都职能过度集中带来的城市问题。
(2)分析乌兰察布市承接北京服装皮草部分产业转移的区位优势。
(3)预测承接北京产业转移对乌兰察布市的积极影响。
同类题4
下图示意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与城市化增速变化及预测。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城市人口比重增速与城市人口比重之间的关系是( )
A.城市人口比重增速与城市人口比重呈正相关
B.城市人口比重增速减慢时,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C.城市人口比重增速变化导致城市人口比重空间差异
D.城市人口比重增速为正值,城市人口比重上升
【小题2】20世纪90年代,我国城市人口比重增速加快,其主要原因是( )
A.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农业劳动力
B.政府鼓励农民进城务工经商
C.改革开放促进工业化进程
D.城市户籍制度改革与门槛降低
同类题5
透水砖(其原料大多数是炉渣、矿渣、沙子、尾矿沙、石粉、水渣、煤矸石、粉煤灰、建筑垃圾等,)正在取代不透水砖成为我国城市建设的主要材料。据此回答下列9-11题。
【小题1】为了节省成本获得更好的效益,生产透水砖的工厂最好布局在( )
A.钢铁厂附近
B.污水处理厂附近
C.酿造厂附近
D.机械厂附近
【小题2】下列说法中不属于铺设透水砖后对城市建设的主要作用的是( )
A.净化美化城市环境
B.减轻城市热岛效应
C.增加城市空气湿度
D.减少城市内涝出现
【小题3】除了铺设透水砖以外,下列对改善我国大城市生态环境有直接影响的是( )
A.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
B.提高城市绿化率
C.扩大郊区花卉蔬菜生产面积
D.加大机动车限行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城市与城市化
城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