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下图正确反映,1950年—2010年间,发达国家比发展中国家
A.城市化水平低
B.城市人口数量始终多
C.城市化速度快
D.城市人口净增加量少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5-04-28 05:33:2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图示意工业化、城市化与城市集聚效应的关系,据图分析,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伴随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城市集聚效应增强
B.都市圈的形成增强了城市集聚效应
C.第三产业比重超过第二产业时,人口由大城市向小城市迁移
D.小城市形成过程中,城市集聚效应不断增强
同类题2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下雨时蓄水,需要时“放水”。福州市区建设“海绵城市”,对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最主要是
A.加强城郊间热力环流
B.防止海水倒灌
C.减缓地面沉降
D.减弱酸雨污染
同类题3
读某区域城市化战略设想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关于该区域城乡人口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2020--2030年乡村人口都转移到了郊区
B.2050年乡村人口只占30%
C.2050年中心城区人口数量与2000年相同
D.2040年郊区人口超过乡村人口
【小题2】下列关于该区域城市化水平的叙述,正确的是
A.2020年以来城市化水平先提高再下降
B.2010年城市化水平约为50%
C.2030年以后郊区人口比重增速降低
D.2040年以后城市化水平基本不变
同类题4
人口一经济增长弹性是指某个地区在某个时期的人口增长率与同一时期的经济增长率的比值,常用于衡量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程度(比值等于0.1为协调)。左图为京津冀地区2000 -2014年人口一经济增长弹性变化图,右图为京津冀地区各城市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关系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有关京津冀地区经济增长和人口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2005 - 2014年人口一经济增长弹性不断上升,京津冀地区人口不断增加
B.2005 - 2014年人口一经济增长弹性波动上升,带来京津冀地区人口随之波动
C.2000 - 2014年经济增长带来大量人口的增长,给资源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压力
D.2000 - 2001年和2010 - 2011年人口一经济增长弹性有明显的下降,人口相应减少
【小题2】为推动京津冀地区人口与经济的均衡发展
A.北京应遏制人口过快增长,引导人口向天津转移
B.应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引导人口多中心分布
C.唐山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协调度高,无需产业升级
D.石家庄经济和人口增速都较低,应大力发展资源型产业
同类题5
我国东部地区不少城市出现了“热岛效应”,其主要原因有( )
①城市郊区化 ②绿地面积增大 ③能源消耗加大 ④城市人口剧增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城市与城市化
城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