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下图为我国“1993年某地区土地利用类型转换规划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河谷平坝各种土地利用类型均减少的原因最有可能的是( )
A.水利工程的兴建B.农业结构的调整
C.旅游区的兴建D.城市化进程加快
【小题2】该地区最有可能位于( )
A.三江平原B.河西走廊
C.藏南谷地D.长江三峡
【小题3】下列关于该地土地利用类型转换规划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图中箭头a表示的土地利用类型转换是错误的规划方向
B.通过开发整理未利用地,将使该地区土地利用率提高
C.该地区土地利用类型发生转换的最根本原因是实施退耕还林还草政策
D.经过土地利用类型的转换,该地区牧草地面积有所增大并向中低山缓坡集中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5-08-12 10:28:2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城市内涝是指由于强降水或连续性降水超过城市排水能力,致使城市内产生积水灾害的现象。请你结合材料帮助回答。

材料一 北京市城市中心区与郊外平原区的相关数据比较表(mm)


(1)比较北京城市中心区与郊外平原区年降水量的差异并说明原因。
(2)从表中数据变化推断北京城市中心区易发生的灾害及成因。

材料二 近年来,北京市在一些人行道改造过程中,采用了质量很好的透水砖代替釉面砖、水泥等不透水的材质铺设“可呼吸地面”。


(3)采用“可呼吸地面”之后,甲图中四个环节的变化符合实际的是
A.a增加    B.b增加     C.c减少 D.d减少
(4)这种做法对城市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主要是  ①有利于大气降水下渗形成地下水
②防止路面结冰,影响通行  ③美化环境,减弱噪声 ④增加城市地面和空气的湿度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材料三 城市洪水除了造成内涝,还容易使水资源流失短缺,北京就是用水紧张的城市之一。2008年北京市总用水量中,地表水5.7亿m3(16%)、地下水23.4亿m3(66%)、再生水6.2亿m3(18%),再生水利用量首次超过地表水。

(5)读“1990~2005年北京市用水量(比例)变化情况图”(图乙),指出北京市1990年以来用水量比例变化的趋势,并简析用水量比例变化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