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1979年以前,深圳只是一个拥有2万人口的小镇,到1990年该市常住人口达167万,导致大量的人口迁入,从一个南陲小镇一跃成为现代化都市,其主要原因是
A.改革开放政策及优越的地理位置
B.深圳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C.深圳交通和通讯的发展
D.深圳自然条件的改善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5-12-23 08:25:3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图为某城市发展过程图,促进该城市规模扩大的主要因素正确的是
A.平坦开阔的地形
B.沿海湿润气候
C.便利的水陆交通
D.国内外市场广阔
同类题2
读我国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图中200毫米等降水量线的分布特点。
(2)试分析图中阴影部分农业发展的优越自然条件。
(3)根据自然条件,指出图中农业发展应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4)据新华社报道,图中A城市决定建设“山水园林城市”,计划在该市附近建立一个面积大约是西湖5倍的人工湖。你认为这种做法对吗?并从地理角度进行分析。
同类题3
图中某城镇拟规划建钢铁厂、造纸厂、自来水厂、面包厂,疗养院,请在图中A、B、C、D、E、F中选择合适地点,并简要说明理由。(12分)
(1)钢铁厂应建在
处,理由是
。
(2)造纸厂应建在
处,理由是
。
(3)面包厂应建在
处,理由是
。
(4)疗养院应建在
处,理由是
。
(5)自来水厂应建在
处,理由是
。
同类题4
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和浙江省,区域面积占全国的2.19%,GDP总量占全国的21.7%,城市人口比重达68%。下图为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城市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区域城市等级体系的级数(人口规模等级)是()
A.2级
B.3级
C.4级
D.5级
【小题2】下列关于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域城市特征叙述不正确的是()
A.城市数量多
B.城市分布均匀
C.城市化水平高
D.城市经济发展水平高
同类题5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某时近地面天气形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示锋面系统过境时的天气状况是
。
(2)与长沙相比,A地气温日较差
,其原因是
。
(3)20世纪80年代以来图示地区是我国主要的人口
(
迁出或迁入)区,影响其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
(4)与西藏的拉萨相比,武汉的人口容量较
(大或小)。
(5)近年来图示地区城市化速度快,其城市化的动力是
。
(6)河流在武汉和重庆两城市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为
和
。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城市与城市化
城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