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读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发展图(图中黑圆圈代表城市等级),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关于由甲图到乙图变化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此过程中城市人口比重下降
B.在此过程中数量减少
C.此过程中城市占地面积减少
D.此过程称为城市化
【小题2】关于图示过程对地理环境产生影响,正确的叙述是
A.城市降水会逐渐减少
B.城市环境污染加剧
C.城市地表水下渗更迅速
D.城市“温室效应”减弱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6-03-17 09:58:4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郑州自古就有 “九州腹地,十省通衢”之称,现在是全国商贸中心改革试点城市,中国三大邮政枢纽之一。
(1)读图2描述该地区地势的总体特征并说明判断依据。(7分)
(2)比较MN河段(图1)与PQ河段(图2)水文特征的差异。(8分)
(3)分析A地(图1)发展河谷农业的有利自然条件。(12分)
(4)简述郑州建设现代物流枢纽城市的有利区位条件。(10分)
同类题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图a京津冀城市化水平比较图,图b为2012年京津冀三大产业比重图
读图a和图b,在津、冀中任选一地,比较它与北京在城市化进程和产业结构的主要差异。
同类题3
美、日、德三个国家各自经历了迥然不同的城市化发展道路,分别是美国的大都市区发展模式、日本的综合发展模式和德国的中小城市发展模式。美国人口主要居住在大都市区内。大城市聚集发展在日本城市化进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带动作用,同时中小城市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德国居住在10万人口以上较大城市的人口仅有2500万,占总人口的30%左右。下图示意美、日、德三个国家城市化发展历程。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甲、乙、丙依次表示
A.美国、日本、德国
B.美国、德国、日本
C.日本、德国、美国
D.德国、美国、日本
【小题2】与美国、日本相比,德国城市化模式的明显优点是
A.城市数量少
B.城市间竞争小
C.“大城市病”不严重
D.城市功能区多
同类题4
下图是“1950-2050年世界上较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城镇人口与农村人口变化趋势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甲、乙、丙、丁对应正确的是:
A.甲一欠发达地区城市人口
B.乙一较发达地区城市人口
C.丙一欠发达地区农村人口
D.丁一较发达地区城市人口
【小题2】有关世界城市化地区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发达国家城市化速度比发展中国家快
B.发达国家城市总人口比发展中国家多
C.发展中国家比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晚、水平低
D.发展中国家城乡发展差异小于发达国家
同类题5
下列两幅图表现了雨水的两种不同处理方式,左图利用雨棚收集雨水,右图将雨水直接引入地下。读图完成问题。
【小题1】左图表现的雨水处理方式,所起到的良性作用是
①减缓城市涝灾 ②缓解城市缺水 ③减少雨水和污水的汇流 ④有利于实现雨水的资源化 ⑤完善城市区域的水循环 ⑥完善城市的水生态环境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③④⑤⑥
D.①②⑤⑥
【小题2】右图显示的雨水处理方式,所起的作用主要是
A.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水循环中的下渗
B.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水循环中的径流
C.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水循环中的蒸发
D.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水循环中的蒸腾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城市与城市化
城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