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周的燕子
格致
今天的燕子,两千多年前就已飞入庄周先生的视线,并引起他的注意。看来他不仅仅喜欢蝴蝶。当他看着燕子围着茅屋飞进飞出,陷入了沉思:鸟儿因为怕人,所以巢居深山或者高树,以免遭受伤害;然而,燕子却是个例外,它就住在人家的屋梁上,却没人去伤害它。想必这便是处世的大智慧了。
庄周先生说到这就不说了,其实,这后边是有一大段空白的。庄子惜墨。几千年前,庄子辞了那个小官,生活可能十分困难,头脑里的思想又像春天开放的花,一层层,一簇簇,一齐挤着向外怒放。庄子写不尽它们,手里钱少,买墨都要算计。有个思想,只能几笔画个轮廓,细节就顾不上了。像采花的蝴蝶,它要去光顾下一朵花。所以,庄周的身后是狂草的墨迹,存在着大量的飞白。那是庄周的思想一路飞奔留下的空白。
庄周的燕子直到今天还活着,仍重复着庄周时代的伎俩,未被人类识破。人类是见着什么鸟都举枪便射的,却对身边萦绕的燕子视而不见;燕子的叫声可谓婉转,却没一个人将燕子关到鸟笼里,以听它的叫声取乐。有许多珍禽异兽在人类的追杀中灭绝了,这也怨不得人类,实在是因为那些物种比人类还要愚蠢。
燕子智慧的核心是什么?那就是距离。人类是一种你不能离他太远,又不能离他太近的动物。比如珍禽猛兽害怕人,躲得远远的,人便结伙去深山猎捕它们:这是因为离人类太远;家畜因完全被人豢养和左右,人便可以随意杀戮:这是因为离人类太近,近得没有了自己的家园。只有燕子看懂了人类,摸透了人类的脾气,亲近人又不受人控制,保持着自己精神的独立,于是人便像敬神一样敬着燕子。
说到底,燕子是狡猾的动物,它控制人类的第一招就是信任。信任是对付多疑的人类的最尖锐的武器。因为人类不信任别人,一旦得到别人的信任便会受宠若惊。燕子将自己最脆弱的那一环——巢及卵放到了人居住的屋檐上,虽然人一抬手就可以捣坏。这是最彻底的信任,没有任何一种鸟敢于这样信任人类。于是人类被感动了,像是从人海里找到了一个相知的朋友。
第一招奏效之后,燕子马上智慧地拉开了同人类的距离。它马上从同人类的亲密接触中抽身出来,落到了人类够不到的树枝上,保持着自己的独立。因为它知道,人类能容忍它把巢建在屋梁上,却未必容得了它在人类生活空间里长时间地没大没小。它绝不嬉皮笑脸地落到人家的饭桌上、手上、肩上作亲昵状。这样小心还不够,它在人类生活领域求生存,担心这样时间长了会出问题,于是,住上几个月,便举家搬迁。人类刚刚有些厌烦了燕子的飞进飞出和乳燕动不动声嘶力竭地大叫,正要发作,想不到燕子就在这时知趣地搬走了。于是人的所有怒火平息了,又念起燕子的好来:你看它们也不伤害小鸡,也不啄食园子里的菜。过了几个月,人类已经开始思念燕子了,燕子就在这个时候回来了。燕子巧妙地循着人类情绪的起落而安排自己的生活节律。
还有一种敢于亲近人的鸟是麻雀。它也将巢建在人的屋檐下。但它们的蛋被顽童任意毁坏,成鸟会被大量捕杀。原因何在?麻雀鬼鬼祟祟,不信任人类。这不是找死吗?它进进出出很小心,怕被人发现,这种做法激怒了人类:小小的鸟,竟敢在我眼皮底下玩花样,你以为我是瞎子?麻雀的这种做法,极大地伤害了人的自尊心。还有,麻雀既防着人,又不远离人,整天围着人聒噪,而且一旦住下,就再也不走了,惹得人烦不胜烦。
有人将燕子比做剪刀,这是就外形说的。可燕子从形到神都是一把锋利的刀,插入人类精神深处,游刃有余地在人的精神脉络中出神入化地游动,既不伤害人类,也没让人类坚硬的骨骼碰伤自己。在不知疼痛的情况下,人类已被小小的燕子大卸了八块。
(选自2004年第2期《十月》)
【小题1】燕子“处世的大智慧”表现在哪些方面?A.这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也是一篇蕴含哲理的美文,作者以燕子象征庄周的独立精神和道家的哲学思想,使文章形象生动。 |
B.文题设置精巧,燕子是庄周用来阐述自己哲学的一个妙不可言的载体,也是庄周将人类大卸八块的一把锋利的刀。 |
C.“庄周的身后是狂草的墨迹,存在着大量的飞白”这句话的含义是:庄子只用几笔来勾画自己的思想轮廓,不顾及细节的表述。 |
D.“庄周的燕子直到今天还活着,仍重复着庄周时代的伎俩”,“燕子是狡猾的动物”,可见作者对燕子怀着既褒又贬的感情。 |
E.最后一段,暗用了《庄子·养生主》中“庖丁解牛”的典故,把燕子虚化为“一把锋利的刀”,从而形象地阐述了庄子哲学的要义。 |
F.作者从燕子的身上认识到做人的真谛,从熟视的现象中洞察了纷纭复杂的世态人情,通过动物的生存之道,反映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