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填空。
(1)从
段数
上看,《沁园春·长沙》这首词属于________。
(2)柳宗元,字________,本学期我们学习了他的作品《________》。文章揭露了当时社会官吏的错误做法,表明了作者养民治国的进步思想。
(3)《病梅馆记》一文运用________的表现手法,委婉含蓄地表达了作者________(填人名)的想法。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其他 更新时间:2019-12-22 11:43:5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列文学常识中,表述
有误
的一项是()
A.柳永,字耆卿,原名三变,北宋词人。他通晓音律,多为教坊乐工、歌妓填词,其词在当时流传甚广。
B.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宋代女词人。她通晓金石鉴赏,能诗善文,词的成就尤其突出。课文《醉花阴》是她早年的作品。
C.蒙田(1533-1592),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法国思想家、散文家,著有《随笔集》。
D.莎士比亚,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诗人和小说家,著名的作品有《李尔王》、《哈姆莱特》、《奥赛罗》、《罗密欧与朱丽叶》。
同类题2
下列文学常识,正确的是()
A.孔子是私人讲学之风的开创者,他打破了“学在官府”的传统;他整理的典籍有《诗》《书》等,编辑修改的《春秋》成为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史著作。
B.小说《大卫·科波菲尔》中保姆佩葛蒂和继父默德斯东是狄更斯以他的父母为原型塑造的。
C.大卫的保姆佩葛蒂的哥哥佩葛蒂先生是一位善良的渔民,他收养了两名孤儿分别是外甥女艾米莉和侄儿史蒂尔福斯。艾米莉在结婚前夕被纨绔子弟海姆诱骗私奔。
D.孔子很重视周礼,即周代的礼节仪式、政治制度和道德规范,在春秋时期礼崩乐坏的动荡局势下,他希望社会和个体都能以“礼”为根本。
同类题3
下列有关课文内容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朱光潜在《咬文嚼字》一文中,反复强调文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的关系,文字上的推敲,骨子里是思想感情上的推敲。
B.周先慎在《简笔与繁笔》中,为了证明简笔与繁笔各得其宜,各尽其妙,运用了大量的引用论证,其中引自《水浒传》的就有三处。
C.高尔斯华绥的《品质》通篇采用白描的方法,朴实无华,成功塑造了一位虽然贫穷,但是恪守职业尊严的靴匠形象。
D.杨绛的《老王》是一篇叙事散文,文章写得简约清淡,对人物的刻画,着笔不多,却真实生动。结尾处的议论内涵极为丰富,发人深思。
同类题4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三国志》《柳河东集》《边城》作者各为陈寿、柳宗元、沈从文。
B.李贺、李煜、李清照三位分别是我国唐代、南唐和北宋初期著名诗人、词人。
C.剧本《奥赛罗》、小说《约翰·克里斯朵夫》和《儒林外史》的作者分别是英国的莎士比亚、法国的罗曼·罗兰和中国的吴敬梓。
D.小说《红岩》《红与黑》《伤逝》的主人公分别是许云峰、于连、涓生和子君。
同类题5
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社稷,土神和谷神的总称。由于古时的君王为了祈求国事太平,五谷丰登,每年都要到郊外祭祀土地和五谷神。社稷也就成了国家的象征,后来人们就用此代表国家.
B.鲁迅,原名周树人。他是在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时第一次使用了“鲁迅”这一笔名。《记念刘和珍君》一文选自其小说集《呐喊》。
C.“会试”,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的中央考试,是考取贡士的考试。会试在乡试后第二年的春天举行,所以又叫“春闱”或“礼闱”。
D.常见的史书体例有编年体、纪传体、国别体几种类型。如《左传》、《资治通鉴》属于编年体;《史记》属于纪传体;《国语》、《战国策》属于国别体。
相关知识点
文章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