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念奴娇·登建康赏心亭呈史留守致道

辛弃疾

我来吊古,上危楼、赢得闲愁千斛。虎踞龙蟠何处是?只有兴亡满目。柳外斜阳,水边归鸟,陇上吹乔木。片帆西去,一声谁喷霜竹。

却忆安石风流,东山岁晚,泪落哀筝曲。儿辈功名都付与,长日惟消棋局。宝镜难寻,碧云将暮,谁劝杯中绿。江头风怒,朝来波浪翻屋。

(注)①建康:今南京,为六朝古都。②安石:谢安,字安石。早年寓居会稽,晋孝武帝时任新营宰相,“淝水之战”大败前秦待坚,后遭谗被疏。
【小题1】下面对本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三句开门见山,直接点明主题,写词人登上高楼,触景生情,引起无限感慨,以故作轻松之笔,写出自己的深深忧愁。
B.“虎踞龙蟠何处是?只有兴亡满目”自问自答,作者眼中的建康,徒留“帝狂之都”的空名,已充满一片败亡的气息。
C.“柳外斜阳”五句写眼前之景,把“兴亡满目”落到实处,所见之景表现了作者内心之情,渲染一种悲凉凄楚的气氛。
D.“儿辈”两句的意思是:建立功名的事,让给小儿辈干吧,我只须整天下棋消磨岁月。表达词人豁达淡泊的心境。
【小题2】这首词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请简要概括。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9-12-26 03:01:3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八声甘州
辛弃疾①
夜读《李广传》,不能寐。因念晁楚老、杨民瞻②约同居山间,戏用李广事③,赋以寄之。
故将军饮罢夜归来,长亭解雕鞍。恨灞陵醉尉,匆匆未识,桃李无言。射虎山横一骑,裂石响惊弦。落魄封侯事,岁晚田园。
谁向桑麻杜曲,要短衣匹马,移住南山?看风流慷慨,谈笑过残年④。汉开边⑤、功名万里,甚⑥当时、健者也曾闲。纱窗外、斜风细雨,一阵轻寒。
注释:①这首词写于淳熙十五年(1188年),作者已48岁,因受陷害而被罢官。②晁楚老、杨民瞻:辛弃疾的友人。③李广事:指《史记•李将军列传》中的三事。其一,李广罢官时,“从人田间饮。还至霸陵亭。霸陵尉醉,呵止广。广骑曰:‘故李将军’。尉曰:‘今将军尚不得夜行,何乃故也!’止广宿亭下。”其二,“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其三,李广语云:“自汉击匈奴而广未尝不在其中,而诸部校尉以下,才能不及中人,然以击胡军功取侯者数十人,而广不为后人,然无尺寸之功以得封邑者何也?”④杜甫诗《曲江三章》其三:“自断此生休问天,杜曲幸有桑麻田,故将移住南山边。短衣匹马随李广,看射猛虎终残年。”此处5句化用杜诗。⑤开边:指西汉时开疆拓土向外扩张。⑥甚:为什么。
【小题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序交代了写作的缘由,作者与友人在山中闲来无事,借李广之事写词同友人唱和。
B.上阙中,作者用数十字概括了李广的主要事迹,勾勒出其性格特征,写得有声有色。
C.下阙前5句化用杜诗,借杜甫仕途无望而意欲归隐,写作者无所悔恨的坚强自信。
D.结尾3句借写窗外雨景,写出了作者深厚的情感,与小序中作者夜读不能寐相应。
【小题2】下列有关辛弃疾善于借用典故来抒情达意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桃李无言:司马迁曾赞李广“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辛弃疾借此表达了对李广朴实性格的赞赏。
B.射虎山横一骑:借用“李广射虎”的典故,写出李将军骁勇善射,表达了作者对李将军的赞美之情。
C.落魄封侯事:借用李广典故,李广英勇善战,才略过人,然而李广因时运不济,没有能够裂土封侯。
D.甚当时、健者也曾闲:借屡建奇功的李广落职闲居的典故,讽刺南宋朝廷在积极收复失地中的用人不当。
【小题3】纵观这首词,作者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具体诗句加以分析。

同类题4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贺新郎·别茂嘉十二弟
辛弃疾
绿树听鹈鴂,更那堪、鹧鸪声住,杜鹃声切。啼到春归无寻处,苦恨芳菲都歇。算未抵、人间离别。马上琵琶关塞黑。更长门翠辇辞金阙。看燕燕,送归妾。
将军百战身名裂。向河梁、回头万里,故人长绝。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正壮士、悲歌未彻。啼鸟还知如许恨,料不啼清泪长啼血。谁共我,醉明月?
【注】①本词写于作者谪居铅山(今属上饶)期间。辛茂嘉为作者族弟,他南归宋室本为北伐抗金,结果反被贬到更南的广西。②指汉代将军李陵。他兵败投降,身陷匈奴,不得回归。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本词所用韵脚声音短促,宜于展示作者伤痛、悲愤的心情,令读者更易与作者激越峭拔的情绪产生共鸣。
B.词的开篇实写三种禽鸟悲啼,一直啼到春归花谢,营造浓烈的悲侧气氛,旨在寄托作者此时的悲伤心情。
C.上阕连用“昭君出塞”“陈皇后失宠幽居”“庄姜送归妾”三典,意图表明人间离别之悲远比自然之哀更加切峻。
D.下阕使用“李陵兵败投降”“荆轲易水诀别”二典,意蕴深远。将军百战,壮士悲歌,更烘托慷慨悲壮之情。
E. 词末“谁共我,醉明月?”生无疑之问,虚写与茂嘉相别之后鸟啼亦绝,作者凄然独酌,伤感无人相伴。
【小题2】这首词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简要概括。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词,然后回答下列小题。
满  江  红
辛弃疾
点火樱桃,照一架、荼蘼如雪。春正好,见龙孙穿破,紫苔苍壁。乳燕引雏飞力弱,流莺唤友娇声怯。问春归、不肯带愁归,肠千结。  
层楼望,春山叠;家何在?烟波隔。把古今遗恨,向他谁说?蝴蝶不传千里梦,子规叫断三更月。听声声、枕上劝人归,归难得。 
注①荼蘼:落叶小灌木,春末夏初开白花。②龙孙:竹笋的俗称。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词开篇即描绘了“樱桃、荼蘼、龙孙、乳燕、流莺”等景物,赞美春天之美,表达了自己的爱春之情。
B.“问春归、不肯带愁归,肠千结”的诗句,写诗人由春天的盛景表现出伤春之情,表达春天不久即将归去的愁闷。
C.词的下片开篇承接“肠千结”,具体而细致地抒发这被春天触动的愁和恨,是因为“层楼、 春山”阻隔了春天的信息。
D.“蝴蝶”与“子规”二句,化用前人诗句,将诗人的哀愁引入更为深广的境界,思家念国之悲真挚哀婉。
【小题2】下面词句风格与本词不同的一项是
A.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 (苏轼《江城子》)
B.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
C.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扁,无人会,登临意。(辛弃疾《水龙吟》)
D.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声声慢》)
【小题3】这首词具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请从炼字、修辞或表现手法等方面,选取一例,结合诗句内容加以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