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2005年北京市交通委员会对北京市进行了第三次交通综合调查,调查表明:2005年居民出行距离比2000年增长了16.25%。阅读资料和图4回答7、8题。
【小题1】北京市交通结构变化的特点为
A.机动车出行逐渐成为主要方式
B.小汽车已成为出行的首选
C.公共交通的竞争力明显增强
D.公交出行的比例稳步上升
【小题2】北京市交通结构的变化反映出
A.城市规模不断扩大
B.交通方式发生了改变
C.城市环境得到了改善
D.中心商业区地位下降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2-09-26 04:59:0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读“某特大城市及其周边地区各类土地的付地租能力与该地区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按照距市中心付地租高低划分,a、c 城市功能分区分别是( )
A.工业区、商业区
B.商业区、工业区
C.住宅区、工业区
D.工业区、住宅区
【小题2】图中 b1、b2 功能区相同,但级别不同,则在 b2 地区发展该功能区的原因是( )
A.位于城市工业区附近,工人上下班较方便
B.位于农耕区附近地区,乳、肉、蛋食品丰富
C.位于盛行风上风向,环境优美
D.位于背风坡地区,空气湿度小,日照多
同类题2
下图为我国华北某城镇发展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城市规划中,总占地面积最大的是
A.住宅区
B.工业区
C.商业区
D.政务区
【小题2】化工厂企业最可能位于该市的
A.东北
B.西南
C.西北
D.东南
【小题3】与郊区相比,该市市区灌木
A.落叶期推迟
B.发芽期推迟
C.生长期减少
D.人工浇水减少
同类题3
我国北方某大城市自1982年以来,人口大幅度增加,下表为该城市各国人口密度、面积等数据。读表,回答问题。
各圈范围
面积(km²)
人口密度(人/km²)
内圈(1-6km)
113
21764
21206
19544
20416
第一圈(6-15km)
593
2606
3361
4960
7277
第二圈(15-24km)
1102
1338
1820
2804
4305
第三圈(24-33km)
1611
621
785
1080
1765
第四圈(33km—)
—
—
—
—
—
【小题1】2010年,该市人口分布最多的区域的是
A.内圈
B.第二圈
C.第三圈
D.第四圈
【小题2】从城市功能分区的角度分析,内圈的人口密度变化不大,这可能影响内圈的
A.商业与金融业的发展
B.高等院校校区的扩建
C.高新技术产业的集聚
D.工业部门的转型升级
【小题3】从城市土地利用的空间结构角度分析,第四圈人口密度增长的主要动因是
A.农业发展
B.服务业发展
C.工业发展
D.旅游业发展
同类题4
下图为某城市功能分区示意图。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图中功能区①表述准确的是( )
A.建筑物高大稠密
B.人口数量昼夜差别大
C.具有最高的服务集中性
D.一般分布在交通干线(高速公路、市环路)两侧或街角路口处
【小题2】沿甲—乙方向,气温、地租变化趋势曲线最有可能的是( )
A.
B.
C.
D.
同类题5
下图是“某城市规划简图”,该市常年盛行东北风。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①②③④表示该市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和文化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住宅区
B.②—文化区
C.③—商业区
D.④—工业区
【小题2】该市计划建设一处高级住宅区,应选址在( )
A.甲
B.乙
C.丙
D.丁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城市与城市化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城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