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下图中甲、乙是某河流上、中、下游的分界点,在a、b、c、d四地中,最有利于发展成大城市的是 ( )
A.a地
B.b地
C.c地
D.d地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4-07-21 08:19:1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读“我国某城市发展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b与图a相比,城市用地规模明显
______________
,城市人口数量呈
______________
趋势。
(2)该城市建立了
______________
城和
______________
区。请简述这对该城市发展的意义。
(3)该城市形成于河流的交汇处,原因是此处
______________
。
(4)请你比较城市中心区与郊区气温的差异:
______________
。
同类题2
下图是“宁夏沿黄城市带规划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沿黄城市带形成的决定性因素是
A.能源
B.交通
C.河流
D.地形
【小题2】图示区域城镇的特征是
A.石嘴山市的服务范围较贺兰市小
B.中卫提供的服务种类较中宁市多
C.银川市提供服务种类最少
D.青铜峡市较吴忠市的服务功能多
同类题3
下列地区中城市最为密集的是
A.雨林地区的平原
B.中纬度地区的高原
C.干旱地区的绿洲
D.河口三角洲
同类题4
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汉唐时期的北方“丝绸之路”主要经过水草丰美的欧亚草原,沿线有许多古文明中心,是东、西方物资和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后来逐渐衰落。
(1)从地理环境变化的角度,说明北方古“丝绸之路”衰落的原因。
(2)由高速铁路和公路运输、管道运输、海上运输、航空运输、光缆信息传输等组成的新“丝绸之路”,体现出地域联系方式的哪些发展趋势?
(3)随着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我国西部一些城市作为新“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将成为对外开放的前沿。这些城市应如何适应这种变化?
同类题5
下图为我国华北平原某城市的可闻噪声分贝强度(单位:PNbB)等值线分布图,图中黑色圆点代表交通运输网中的点。读图完成问题。
【小题1】图中M点最有可能是
A.飞机场
B.码头
C.火车站
D.汽车站
【小题2】对图示内容的分析正确的是
①M地有公路直达市区,交通便利,布局合理
②M地噪声污染市区,布局不合理
③M地主要运输工具进出M地的方向为西北—东南向
④M地主要运输工具沿公路从市区北部通过,方便居民出行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小题3】随着城市的发展,当地政府决定将M地整体搬迁至远郊,现有甲、乙、丙、丁四个地方供选择,比较合理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城市与城市化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影响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