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西媒:联合国警告太空垃圾正威胁地球通信

(1)西媒称,人类最大的垃圾场之一就位于我们的头顶上方,但肉眼看不见它。联合国警告说,数千吨废金属正在威胁我们星球上的通信系统。

(2)据西班牙《先锋报》网站9月1日报道,联合国外层空间事务处主任西莫内塔·迪皮波对记者说:“随着太空事务参与者以及向太空发射的物体数量不断增加,这个问题正变成国际社会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

(3)自1957年太空竞赛开始以来,超过5000次发射活动在轨道上累计留下了大约2.3万个物体。根据欧洲航天局的数据,这些物体中只有约1200个是正在运行的人造卫星。一个大问题是,卫星或火箭碎片等其他轨道设备之间的碰撞会产生更多垃圾。

(4)而且情况在不断恶化,因为这是一种连锁效应,轨道上的物体越多,发生新碰撞和产生更多漂浮垃圾的可能性就越大。

(5)欧洲航天局估计,约有75万个长度超过1厘米的废弃物体正在以极快的速度绕地球飞行,一旦它们撞击卫星或空间站,可能会造成严重破坏。

(6)报道指出,目前还没有针对这个问题的技术解决方案,唯一可行的措施就是防止产生新的废金属碎片。

(7)迪皮波说:“虽然将通信卫星网络送上轨道的新趋势可能会有利于通信技术的发展,但也有可能产生更多的太空垃圾,因为发生碰撞的风险更高,而且每年的发射次数也将变得更多。”

(8)“关于这些卫星网络的另一个担忧是,它们可能会产生光污染,进而使太空观测和研究受到影响。”迪皮波强调:“与任何其他太空活动一样,必须权衡卫星网络带来的好处和风险。令在太空部署卫星网络的程序保持透明和加强国际合作,对于缓解太空垃圾问题和确保未来太空环境安全至关重要。”

(9)地球上的许多活动都依赖于太空环境,因为进行电话呼叫或金融交易时,以及使用地理定位或查询时间等服务时,都需要用到卫星传输的数据。

(10)迪皮波说:“由于存在碰撞风险,通信卫星以及太空中的所有功能性设备,都面临着太空垃圾的威胁。”

(11)迪皮波说,国际社会致力于为子孙后代保护太空环境,这符合人类的共同利益。联合国呼吁各国政府和企业自觉采取措施,减少太空垃圾的产生。目前还没有强制性的国际法规来限制参与太空竞赛的国家和企业产生太空垃圾。

(摘《参考消息》2019年9月6日)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空垃圾威胁地球通信的问题正变成国际社会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
B.自1957年太空竞赛开始以来,在轨道上累计留下的物体,只有大约一半是正在运行的人造卫星。
C.太空垃圾不仅包括遗留物体,还包括卫星或火箭碎片等其他轨道设备之间的碰撞产生的垃圾。
D.进行电话呼叫、金融交易、使用地理定位、查询时间等等,都需要用到卫星传输的数据,而卫星传输等许多活动,依赖于太空环境。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三节的数字列举属于事实论据,突出了太空垃圾数量之多,体现了文章的科学性,增强了说服力。
B.防止产生新的废金属碎片是目前唯一的可行性方案,除此之外,目前还没有针对太空垃圾的技术解决方案。
C.缓解太空垃圾问题和确保未来太空环境安全,为子孙后代保护好太空环境,这符合人类的共同利益。
D.目前参与太空竞赛的国家和企业,其行为或多或少会受到限制,限制主要来自致力于为子孙后代保护太空环境的国际社会,还来自强制性的国际法规。
【小题3】根据材料,简要概括为缓解太空垃圾问题人类可以采取哪些有效措施。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12-28 05:50:0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2018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开局之年,全国各地都在深耕产业兴旺这篇“大文章”,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的区域特色产业正推动我国农业快速发展。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农业从传统走向现代,产业形式从单一向多元化发展,农业生产技术装备不断升级,农业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得到大力发展。2017年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7.5%,这些年,随着科技创新发展在农业领域运用的不断深耕,农产品产量快速增长,我们的菜篮子、米袋子、果盘子都更为丰富、健康、多元。“当前,农村产业发展不断催生出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如田园综合体、农业特色小镇、农业产业互联网等。这些都是第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结果,也是农村产业兴旺的必然选择。”省农科院农信所党支部书记田建民认为,传统的农业已经不能适应三产融合发展的需要,必须做出相应调整,从生产、加工、流通、产业融合模式、营销方式、管理运行机制等各个方面,适应新格局,支撑新格局,引领新格局。

(摘编自“央视网”2018年11月24日)

材料二:

材料三:

来自湖北秭归的脐橙、甘肃礼县的苹果……数据显示,“双11”当天阿里巴巴全平台农产品交易额超45亿元。产自东北的五常大米仅用10秒钟便卖了1 00万斤,四川的平武蜂蜜,更是在售罄后预售到明年9月。火爆的销售,让这些农产品走出田间地头,走向全国各地。撑起这些数据离不开买家的热情,更离不开网络等数字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数字基础设施在农村地区的逐渐普及。

但我们也应当看到的是,由于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城乡之间的数字鸿沟依然突出。从硬件看,目前宽带网络仍未覆盖的地区、网络普及水平较低的地区,基本上都是地处偏远、自然环境复杂的农村地区,这些地方网络建设难度大、投入成本高。从软件看,在与日常生活质量密切相关的网络购物、旅行预订、网上支付及互联网理财等应用方面,农村网民的使用率也远近低于城镇网民。这些问题制约着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动能的释放,农村居民生活便捷、现代化水平的提升,亟待在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中统筹解决。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8年11月25日)

材料四:

11月24日上午,在第三届全国民族地区投资贸易洽谈会上,兴仁市委副书记、市长方先红介绍了兴仁市的基本情况。兴仁市于2018年8月撤县设市,同时摘掉了贫困县的帽子。这里享有“中国薏仁米之乡”“中国长寿之乡”“中华诗词之乡”“中国牛肉粉之乡”等称号。下一步,兴仁市将从打造产业展示唯一平台、打造薏仁米绿色生态小镇来拉动当地旅游业发展,推动兴仁市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杭州筑家易集团董事长杨斌认为,在振兴乡村经济的过程中,要让科技提升农村影响力。比如精选一乡一品,通过互联网连接全国销售通路,让农民种出来的东西能更方便、更快捷地卖出去。科技还可以赋能生态宜居。比如建设平安乡村、素质乡村,比如发展绿色农业和文旅IP。在健康医疗方面,科技也可大有作为。比如可以打造专家远程在线系统,不用跑城里就可以连接专家服务乡村。浙江创业学院院长何伏林则分享了高校的举措和思考。他认为,一乡一品最关键的是平台,需要整合各方力量。要鼓励大学生上山下乡,让更多大学生到农村去,和农民在一起,帮助他们实现一乡一品的梦想。

(摘编自“北国网”2018年11月26日)

【小题1】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2012-2017这五年间,我国乡村旅游接待人数呈逐年上涨的趋势,说明我国乡村旅游取得了很大的发展。
B.数据显示,我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接待人数增长率最高的是2015年,接待人数比前一年多了近一倍。
C.我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接待人数的增幅总体呈上升趋势,五年中,接待人数的增幅最低的是2016年。
D.2017比2012的乡村旅游接待人数几乎翻了两番,这说明中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从传统走向现代,从单一走向多元,生产技术装备不断升级,农产品产量快速增长,这些都得益于科技的支撑。
B.由于我国农村地区地处偏远、自然环境又比较复杂,再加上网络建设难度大、投入成本高,所以宽带网络仍未覆盖,网络普及水平较低。
C.为了摘掉贫困县的帽子,兴仁市努力打造产业展示唯一平台,打造薏仁米绿色生态小镇,拉动旅游业发展,以推动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D.杨斌认为,要让科技在提升农村影响力、赋能生态宜居、完善健康医疗和打造一乡一品平台等方面发挥重大作用,以此来振兴乡村经济。
【小题3】“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重要的战略选择。请综合以上材料,谈谈如何实现乡村振兴。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翻浆的心
那年,我放假回家,搭了一辆运送旧轮胎的货车,颠簸了一天,夜幕降临才进入戈壁。正是春天,道路翻浆①。
突然在无边的沉寂中,立起一根“土柱”,遮挡了银色的车灯。
“你找死吗?!”司机破口大骂。
我这才看清是个青年,穿着一件黄色旧大衣,拎着一个系着鬃绳的袋子。
“我要搭车,我要回家。”   
“不带!哪有你的地方!”司机愤愤地说。
“我蹲大厢板就行。”
“不带!”司机说着,踩了油门,准备闪过他往前开。
那个人抱住车灯说:“我母亲病了……我到场部好不容易借到点小米……我母亲想吃……”
“让他上车吧!”我有些同情地说。
他立即抱着口袋往车厢上爬,“谢谢谢……谢……”最后一个“谢”字已是从轮胎缝隙里发出来的。
夜风在车窗外凄厉地呜叫。我找到司机身后小窗的一个小洞,屏住气向里窥探。
朦胧的月色中,那个青年龟缩在起伏的轮胎里。每一次颠簸,他都像被遗弃的篮球,被橡胶轮胎击打得嘭嘭作响。
“我好像觉得他要干什么。”司机说。
这一次,我看到青年敏捷地跳到两个大轮胎之间,手脚麻利地搬动着我的提包。那里装着我带给父母的礼物。“哎呀,他偷我东西呢!”
司机狠踩油门,车就像被横刺了一刀的烈马,疯狂地弹射出去。我顺着小洞看去,那人仿佛被冻僵了,弓着腰抱着头,企图凭借冰冷的橡胶御寒。我的提包虽已被挪了地方,但依旧完整。
司机说:“车速这么快,他不敢动了。”
路面变得更加难走,车速减慢了。我不知如何是好,紧张地盯着那个小洞。青年也觉察到了车速的变化,不失时机地站起身,重新搬动了我的提包。
我痛苦地几乎大叫。司机趁着车的趔趄,索性加大了摇晃的频率,车窗几乎吻到路旁的沙砾。再看青年,他扑倒在地,像一团被人践踏的草,虚弱但仍不失张牙舞爪的姿势,贪婪地守护着我的提包——他的猎物。
司机继续做着“高难”动作。我又去看那青年,他像夏日里一条疲倦的狗,无助地躺在了轮胎中央。
道路毫无先兆地平滑起来,翻浆也消失得无影无踪。司机说:“扶好你的脑袋。”就在他的右腿狠狠地踩下去之前,我双腿紧紧抵地,双腕死撑面前的铁板……
不用看我也知道,那个青年,在这突如其来的急刹车面前,可能要被卸成零件。“看他还有没有劲偷别人的东西!”司机踌躇满志地说。
我心里安宁了许多。只见那个青年艰难地在轮胎缝里爬,不时还用手抹一下脸,把一种我看不清颜色的液体弹开……他把我的提包紧紧地抱在怀里,往手上哈着气,摆弄着拉锁上的提梁。这时,他扎在口袋上的绳子已经解开,就等着把我提包里的东西搬进去呢……
“他就要把我的东西拿走了!”我惊恐万状地说。师傅这次反倒不慌不忙,嘴角甚至显出隐隐的笑意。
我们到了一个兵站,也是离那个贼娃子住的村最近的公路,他家那儿是根本不通车的,至少还要往沙漠腹地走10公里……
那个青年挽着他的口袋,像个木偶似的往下爬,跪坐在地上。不过才个把时辰的车程,他脸上除了原有的土黄之外,还平添了青光,额上还有蜿蜒的血迹。
“学学啦……学学……”他的舌头冻僵了,把“谢”说成了“学”。
他说:“学学你们把车开得这样快,我知道你们是为我在赶路……学学……”他恋恋不舍地离开了我们。
看着他蹒跚的身影,我不由自主地喝了一声:“你停下!”
“我要查查我的东西少了没有。”我很严正地对他说。
司机赞许地冲我眨眨眼睛。
青年迷惑地面对我们,脖子柔软地耷拉下来,不堪重负的样子。我敏捷地爬上大厢板。我看到了我的提包。我摸索着它,每一环拉锁都像小兽的牙齿般细密结实。突然触到鬃毛样的粗糙,我意识到这正是搭车人袋子上那截失踪的鬃绳。它把我的提包牢牢地固定在大厢的木条上,像焊住一般结实。我的心像凌空遭遇寒流,冻得皱缩起来。(有删改)
注释①翻浆:春暖解冻时,地面或道路表面发生裂纹并渗出水分和泥浆。
【小题1】小说中的“青年”是怎样的一个人?请概括作答。
【小题2】阅读文章,回答下面的问题。
(1)联系全文,简要说说题目中“翻浆”的含义是什么。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简要分析作答。
【小题3】小说结尾部分情节设置很巧妙,请你选择一个角度简要赏析。
【小题4】这篇小说的主题是什么?请结合现实谈谈你对此的看法。

同类题3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一片晚霞的消失

阿 舍

我必须小心对待我生活里的诗意。比如,眼前的这片晚霞,面对它的时候,我不应该轻易地抒情。但是我还是描述一下它吧,我力求对它的描述接近于宁静,而非抒情。

这是八月山区的傍晚,远处的山峦形成一个辽远的背景,地势由高而低,开阔舒缓。一条河流同时从这里经过,它并不汹涌,也不浑浊,它的河岸以及河滩都是光滑白净的鹅卵石,它浅浅细流,是这片开阔的背景上一处柔软的记忆。晚霞给这个场景带来了绚丽,山区的云层向来诡异,天使可以迅速狰狞,雄伟可以顿时委顿,只是晚霞,自始至终的圣美,红润,深阴,金黄,河流为它幻化成一条悠长的七彩碎片。

此时河岸上有一个懦弱的男子,他是一个喜欢抒情的男子。河岸上的草地开满细碎的野花儿,那片晚霞的红润鼓动着他的胸膛,每当这样的时候,他就会情不自禁,扯开嗓子“漫”起花儿。他唱得真好,十里八乡都知道他的名气,他从一个年轻的后生唱到脊背已经弯曲的老汉,他的花儿越唱越悲凉。可是今天,他拒绝歌唱,他倔强地不开口。我看见他的嘴唇在抖动,他不敢抬头多看一眼那片晚霞,他羞愧地低下头,扛起硕大的一捆青草,朝着晚霞的反向走去。我知道他已经很久不唱了。他的脊背不是被青草压弯,更像是来自于声声的责骂和抱怨。除了唱花儿,他一无所长。他娶了媳妇,养了孩子,但家境贫穷。他不是一个好劳力,他的力气都用在了“漫”花儿上,母亲、妻子和孩子都因此而鄙视他,怨恨他。他娶了媳妇,还在山上“漫”花儿,那些挑逗的花儿,唱得村子里的姑娘也红了脸,姑娘们爱听,但他遭受痛斥。他真的一无所长,臂膀的肌肉始终比不过乡邻的汉子,他不会做地里的活儿,整日“漫”在花儿的妄想里。后来他去了镇上,他来到镇文化站,告诉站里的干部,他会唱花儿,他的花儿是最好的,他可以代表镇上唱,代表市里唱,代表他的民族唱,他的条件是每月一百元的生活费。他说他有了这笔生活费,他的家人就可以放过他,不再责骂他,他可以整天地唱了。文化站的干部说没有钱给他,让他回去了。后来他又跑到了旅游景点,但是很快被辞退,大家说,他的花儿总是悲戚感伤,总是让客人心绪不佳。事实上真是如此,那些欢快的唱得姑娘们脸红的花儿,他已经没有心境再唱出口了。他回到了家乡,从此失声。

山区八月的晚霞红火诱人,生活里我时常想记住这样一些美景,朴素的,纯净的,那一刻,虽然我再三劝说自己,但还是固执地认为消失在这样一片晚霞里是一件十分值得怀念的事情。于是我面对它,闭上眼睛,虔敬地镌刻它,它无限展开,直到山那边传来了花儿声:“尕妹妹是牡丹花院子里长,哥哥是空中的凤凰,旋来旋去没妄想,吊死在牡丹的树上……”我在镌刻它的时候,其实心里已经充满感伤,因为我如此固执地想到镌刻,一定是知道了我将要面对的消失。歌声的消失,或者晚霞的消失。

【小题1】从全文看,本文以“一片晚霞的消失”为题,有什么寓意?
【小题2】第三段描写了一位民间歌手的形象,请分条概括这位歌手艺术人生的主要历程。
【小题3】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A.文章开头说“对生活中的诗意”“需要小心地对待”,表露了作者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珍重和下文那位“民歌手”的敬意。
B.文章第2段对晚霞及其背景的描写紧紧抓住了“宁静”的特点,从而与第1段的有关暗示构成内在联系。
C.第2段描写晚霞的美丽是为了烘托民歌手的美好形象。
D.第3段说那位民歌手“他真的一无所长”,是为了揭示他终于“失声”的根本原因。
E.结尾处叙述“山那边传来了花儿声:‘尕妹妹是牡丹花院子里长,哥哥是空中的凤凰,旋来旋去没妄想,吊死在牡丹的树上……’”是说民歌手又恢复了歌唱。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汉语大词典》定义文化:“人们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教育、科学、文艺等。”“文化”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那么汉民族的文化中实际上就包括了汉字。文化与汉字的关系,可以看做是上位词和下位词的关系。

在中国数千年的文明中,汉字起到了记录、传承的作用,其价值不仅仅是书写符号,汉字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本身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的一部分。汉字作为记录汉语的符号系统,语言中的词汇以它的意义系统表述了种种文化现象,因而成为文化的载体;同时汉字本身的形音义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因子,从对汉字的研究上可窥见古老的中华文化,简单地说,汉字与中国文化就是从汉字入手研究中国文化,从文化学的角度来研究汉字。

汉字文化学是以传统汉字为基础,又与语言文化学密不可分的,在两者交叉研究前提下发展的学科。对于汉字文化学的定义和任务,何九盈、胡双宝、张猛三位先生主编的《汉字文化大观·前言》认为:“汉字文化学是一门以汉字为核心的多边缘交叉学科。”汉字文化学的任务:“一是阐明汉字作为一个符号系统、信息系统,它自身所具有的文化意义;二是探讨汉字与中国文化的关系,也就是从汉字入手研究中国文化,从汉字学的角度研究汉字。”

尽管汉字文化学属于新兴学科,但是对于汉字与中国文化内容相关性的探索在历史上早已存在,如传统的训话学中对字义的解释,很多释义就包含了哲学、民俗学等的内容;再如传统文化中对联的写作,很多技巧都关系到文字中形、音、义的运用,如析字、同旁、谐音、叠字、同韵等;而传统文化中的谐音避讳正是汉字的使用在文化上的体现。

历史上自古有对于文字的崇拜,这体现在对传说中文字创造者的救仰。尽管这其中包含着原始崇拜的因素,但仓颉造字对于原始人脱离巫术横行的混沌生活而走向秩序文明的生活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随着历史发展和文化的积淀,人们由对文字的崇拜转向对文化的崇拜,对知识的崇拜。汉字也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成熟,在日渐丰富的中国文化体系中彰显光辉,并且与文化的关系日益密切。汉字在形体演变的过程中,文化的因素起了很大的作用,如“教”字形体的演变,甲骨文的形体中有两条明显表示鞭打痕迹的符号,但是到了楷书,“教”字从“孝”,朱熹解释为文孝谓之教,这种演变结果中起着决定作用的就是文化因素。

(摘编自蒋玉涵《汉字与文化》,有删节)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汉字是包括在汉民族文化中的,汉字与中国文化这两个词是下位词和上位词的关系。
B.汉字是文化的载体,因此,汉语中的词汇就以它的意义系统表述了种种文化现象。
C.阐明汉字自身的文化意义、探讨汉字与中国文化的关系是汉字文化学的两大任务。
D.汉字文化学对于汉字与中国文化相关性的探索早已存在,例如训话学、对联创作等。
【小题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从汉字和文化的关系入手,分析了什么是汉字文化学,汉字文化学的历史基础,最后又回到汉字和文化的关系。
B.为了解释汉字文化学这一概念,作者引用了《汉字文化大观·前言》,使论述显得更加合理和有说服力。
C.文章阐述汉字与中国文化在历史上的相关探索时采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一是训学,二是对联创作,三是避讳情况。
D.作者列举了“教”从甲骨文到楷书的字形演变过程,证明了历史上自古就有对于文字的崇拜。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教”字,朱熹解释为文孝谓之教,从对这个字的研究上可见汉字本身的形音义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
B.在我国古代,汉字文化学作为一门专业的学科早已存在,训诂学中包含哲学、民俗学等方面的内容即是明证。
C.《红楼梦》中,林黛玉每写到“敏"字时,往往增减一笔。这只是古代的避讳习俗,与汉字文化无关。
D.随着历史发展和文化的积淀,人们对仓颉早已不再崇拜,有的只是对汉字本身的崇拜,对文化、知识的崇拜。

同类题5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人生哲学的一课
艾芜
(1)在店里住到第五天的晚上,我被幺厮引到另一间更黑暗更肮脏的屋子里,介绍给另一个陌生人同睡的时候,我就忍不住问及和我往天(几天前)晚上一块儿睡觉的那个同伴了。因为我虽是讨厌他一身癞虾蟆似的疳疮,但我却忘不了他那待人和善而有礼貌的样子。
(2)“没店钱,赶出店外去了!”幺厮这样粗声粗气地回答,语势里藏着威胁和狞笑。
(3)我打了个寒噤,说不出什么话来,只是这样地想:可怜他还是可怜我呢?
(4)我知道,我不久也会给人赶到街头去的。掉转身,望着小窗外的黑夜——一个广漠的冷酷的昆明的黑夜。
(5)这位新同伴呢,睡在床上,脸朝着壁头,在半明半暗的灯光下面,看不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来,而我的心里早就制造出这样的公式:“同是天涯沦落人,相睡何必曾相识”,也就无须乎详细的观察和询问。我只是默默地倚窗站着,望着无边黑暗闪着小星点的秋空,追想那给店主人赶在街头的旧同伴,这一夜不知蹲在哪儿,含着眼泪,痛苦地搔着他身上发痒的疮疤呢!他的身世,我可不知道,只在夜里听见他一面搔痒一面这样愤激地说过:“家乡活不下了,才来到省城的,哪知道省城还是活不下去呢!”就只是知道这一点子,然而这一点也尽够一个沦落人的注解了,所以我也就不曾追问,而且我也没有追问别人身世的好心绪的。但这时我整个的心却为被赶的他悲哀了。仿佛我已看见他荒凉不堪的家乡,在斜阳中躺着无数烧毁的破屋,没有一缕黄昏的炊烟,只有一队乱鸦,在空中飞鸣一会,散到远处去了……老兄,吹灯睡吧!”床上睡的那人,看着我尽是那样默默地站着,便忍不住这样说了。这一声,骤然打散了我心中的幻象,同时还觉得他的语气很是柔和、亲切,就无心地向他道:“你老兄可也是来省城找事做的么?”
(6)“不,我明天是要到外县去!”
(7)等我吹了灯上床睡的时候,他才深深地叹了一声:
(8)“这年头儿有什么事可做呢?”
(9)安慰的话,对他是没用处的,而我也说不出安慰的话来。于是两人静静地躺着,不作一声。秋夜的黑暗,把我们深深地掩埋着了。
(10)第二天早上醒来,约莫九点钟的光景,发现昨夜同睡的伴侣和我的一双旧鞋子,通不见了。没有鞋子穿,我十分地懊恼,但,对于偷去鞋子的人,我并没有起着怎样的痛恨和诅咒。因为连一双快要破烂的鞋子也要偷去,则那人的可怜处境,是不能不勾起我的加倍的同情的。然而,我看着一双赤裸裸的脚板,终于生气了,冒火了。我气冲冲地走到账房去,用着顽强的态度和咆哮的声音,同老板吵闹起来,把四五天来他给我的气闷,通通还给他了。
(11)我不管他辩护的话,只觉得在他的屋里掉了东西,做主人的他,是应该首先负这责任的。于是吵闹,吵闹,不息地吵闹。
(12)老板到底屈服了,就赔我一双半新的鞋子,鞋面是黑色哔叽做的,自然比我的旧布鞋子漂亮得多。我便马上感觉到偷我鞋子的朋友,倒替我做了一件不无利益的生意。但在老板交鞋子给我的时候,却严厉而忿怒地告诫,也许可以说是等于责骂吧,因为他的眼睛睁得很大,仿佛快要爆出火花的光景。
(13)他说:“限你今夜清算店账,不……”气得说不出了。
(14)“好的,”虽然我是回答得很不软弱,但心里却有点失悔我的吵闹,太过于凶悍了。然而想到早迟都要给他赶到店外的,捉到一个可以难他的机会的时候,客气的和平那是用不着的了。
(15)赔偿的漂亮鞋子,诚然是出乎意外的收获,但等我朝脚上一比的时候,才知道这鞋子比我的脚短了一寸。没有别的方法可想,只有把这双短小的鞋子,无可如何地套在脚上。于是,在这山国的都市上又凭空添上了一个拖着倒跟鞋子的流浪青年,而我在街头走路的样子,也就更加狼狈更加滑稽了。但这些,我全顾不到。我只是一面拐出店外,一面就盘算:在这一夜应该在哪儿寻得一块遮蔽秋风秋雨的地方。
(16)同时我想:就是这个社会不容我立脚的时候,我也要钢铁一般顽强地生存!
1931年冬 上海
(节选自《南行记》有删改)
【小题1】第(5)小节,面对新同伴,作者为什么说“无须乎详细的观察和询问”?请简要概括。
【小题2】如何理解第(9)小节中“秋夜的黑暗,把我们深深地掩埋着了”这句话?
【小题3】文中两处划线句子分别反映了人物怎样的心理活动?
(1)老兄,吹灯睡吧!
(2)这年头儿有什么事可做呢?
【小题4】根据文本内容,探究“我”的“人生哲学的一课”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