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哈萨克斯坦是世界上最大的内陆国。图中甲是哈萨克斯坦人口最多的城市,该国1997年将首都由甲迁至乙。丙为该国的重工业中心。
(1)简述哈萨克斯坦气候特点。
(2)分析甲市不适合继续作为首都的主要原因。
(3)根据矿产推断丙城市的主要工业部门,分析工业发展对丙城市化的推动作用。
(4)从整体性角度分析山脉A对附近地区自然环境的影响。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6-04-29 04:06:0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图为河西走廊地区城市分布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与嘉峪关市相比较,玉门市( )
A.服务范围更广
B.服务种类更少
C.城市等级更高
D.同级城市更少
【小题2】被称为“石油城”的玉门市老城区近
年人口大量外迁,其原因最可能是( )
A.石油枯竭
B.水源短缺
C.土地沙化
D.气候恶化
同类题2
下图为某城市1980至2018年空间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影响该城市形成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A.水源、交通
B.科学技术
C.地形、矿产资源
D.土壤、水源
【小题2】下列地理事物布局合理的是
A.甲:印染厂
B.乙:化工厂
C.丙:仓储式超市
D.丁: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同类题3
图甲为“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示意图”,图乙为“某城市的功能分区模型图”(假设在同一均质平面条件下)。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①—工业区
B.②—商业区
C.③—住宅区
D.④—农业区
【小题2】如果考虑放射式交通线的影响,则图乙可能变化为下图中的( )
A.
B.
C.
D.
同类题4
一道中梁山将武汉市九龙坡区分割为东西两城。在东城提档升级的同时,九龙坡区以东西协调发展为题,通过“西城再战”,全面拉开了西部地区大开发大发展的城市框架,引领九龙西城的30多万居民从“城镇时代”向“城市时代”迈进。据此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题。
九龙坡区西城城市化速度进一步加快的关键是( )
A.良好的区位条件
B.产业结构调整
C.地方政府政策
D.对外开放政策
同类题5
(题文)如图为世界某国家区域图。得益于丰富的自然资源和高度发达的科技,该国成为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之一,木材加工和纸浆工业是重要经济部门,农业机械化和商品化程度高。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分析该国城市分布的特点及成因。
(2)指出甲、乙两农业区的农业地域类型及其区位优势。
(3)该国纸浆造纸工业发达,有人建议扩大纸浆造纸业生产规模,你是否赞同?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城市与城市化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影响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因素
工业区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