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读下面“我国某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三个阶段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衡量城市化水平高低的主要指标是
A.城市产业结构
B.城市用地规模
C.城市人口比重
D.城市等级体系
【小题2】该城市从Ⅱ发展到Ⅲ阶段,生产企业大部分由城区迁移到郊区的原因是
①市区用地紧张,地价上涨②市区交通拥堵 ③市区环境污染日益严重④郊区基础设施日益完善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7-07-17 12:09:3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国际慢城”是一种具有独特地方感的宜居城镇模式,要求人口在5万人以下、环境质量好、提倡传统手工业、无快餐区和大型超市等。下图为“国际慢城”江苏省桠溪镇的大山村土地利用今昔对比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与“国际慢城”要求相符合的生产、生活方式是
①私家车出行
②经营木艺作坊
③去速食店就餐
④修建花园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小题2】大山村在成为“国际慢城”前后,产业结构的变化是
①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
②从种植业到种植业与服务业相结合
③从季风水田农业到商品谷物农业
④从较单一的农作物到多种经济作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同类题2
城市常住人口不等同于户籍人口,下图为我国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比较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导致两类城镇化率差异的直接原因是
A.城市用地规模的不断扩大
B.进城务工人员的不断增多
C.城市商品房价格的不断上涨
D.城乡收入差距的不断缩小
【小题2】自2014年开始,两类城镇化率差异呈减小趋势,其原因可能是
A.回乡再就业等政策实施
B.城镇内就业机会减少
C.农村人均耕地增多
D.户籍管理趋严
同类题3
“城镇化”是未来10年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大方向。读“我国“十二五”城市化格局的局部图”,回答下列问题。
(1)城市化表现为城市人口增加、
、
的过程。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最重要指标是
。
(2)上海与成都相比,中心地等级较高的是
,服务范围较小的是
。
(3)图中箭头表示的是某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该工程对调入地的有利影响主要表现在
、
。对调出地区的经济意义表现在
。
同类题4
下图是“2016年我国甲、乙、丙三个城市市区人口数量变化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甲、乙、丙三个城市中市区人口最多与最少的分别是
A.甲、乙
B.甲、丙
C.乙、丙
D.乙、甲
【小题2】从甲城市市区人口数量变化分析,该城市最有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逆城市化现象
B.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C.老年人口比重较低
D.城市功能分区越来越不明显
同类题5
下图是我国某城市布局简图,其中ABCD为城市中的四地,有人据图作了如下判断和规划,你认为正确与否,并阐明理由。
(1)该城市的最大商业中心位于A地。
(2)该市规划建设一个专业化大型商品交易市场,有人认为最佳位置应该在D处。
(3)就目前该城市的交通而言,铁路布局最不合理。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城市与城市化
城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