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下图为浙江某沿海港口城市规划示意图。该城市各组团分工明确,其中城市“绿心”由山体和水域组成,以保护为主,禁止大规模开发。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在该城市规划中,限制了城市各组团的
A.服务种类
B.服务范围
C.服务人口
D.服务等级
【小题2】城市“绿心”的设置,反映出我国城市发展的趋势是
A.发展中心城市,增强辐射带动功能
B.强调以人为本,构建和谐人居环境
C.发展区域经济,引导农业人口城市化
D.运用信息手段,提升城市现代化水平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7-08-28 05:35:1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根据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我国某城市,城区人口1980年约22万人,至2012年城区人口约65万人,城市地域结构的空间形态也发生了显著变化,如下图所示。
(1)指出老城区城市形态的分布特点及这样分布的优点。
(2)指出该城市地域结构模式的类型,并说出1980年-2010年该地区城市化的主要表现。
(3)人口和工业向城市大规模集中,城市化问题日益突出。请提出解决该城市环境问题的主要措施。
同类题2
我国某大城市自1985年以来,人口大幅度增加,下表为该城市各圈人口密度、面积等数据。读表,回答下列问题。
各圈范围
面积(km
2
)
人口密度(人/km
2
)
1985年
1995年
2005年
2014年
内圈(0~6 km)
113
21 764
21 206
19 554
20 416
第二圈(6~15 km)
593
2 606
3 361
4 960
7 277
第三圈(15~24 km)
1 102
1 338
1 820
2 804
4 305
第四圈(24~33 km)
1 611
621
785
1 083
1 765
郊区(33 km~)
—
—
—
—
—
【小题1】从城市功能分区的角度分析,内圈的人口密度变化不大,这可能影响内圈的()
A.工业部门的转型升级
B.高等院校校区的扩建
C.高新技术产业的集聚
D.商业与金融业的发展
【小题2】2014年,该市人口分布最多的区域是()
A.第二圈
B.第三圈
C.第四圈
D.内圈
同类题3
在市场竞争环境下,地租对城市功能分区的形成、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一块土地的最终利用方式往往由付租能力最高的活动决定。下表1是某城市不同土地利用的付租能力变化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该城市商业区的范围是在距市中心
A.0-1 km
B.2-3km
C.0-2 km
D.2-4 km
【小题2】影响地租高低的因素主要有
①交通通达度 ②环境质量好坏 ③距离市中心的远近 ④功能分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同类题4
某城市规划(1~16年)摘要:城市空间布局结构将呈“一城三区”,“一城”即城市主城区,××铁路与××铁路交叉口西南部扇面区域,是城市发展的主核心区。“三区”为道北区、工业园区与物流园区。“五组团”分为核心组团、古城旅游组团、商业组团、商贸物流组团、开发组团。据此完成下题。
在“五大组团”的建设中,付租能力最高的是( )
A.古城旅游组团
B.商业组团
C.商贸物流组团
D.开发组团
同类题5
交通是影响山区聚落分布的主要因素之一。下表为某山区县道路对农村居民点分布影响的景观格局指数统计表。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县山区的城镇化过程中最有潜力的聚落位于离道路
A.0一50m 处
B.50一100m 处
C.100一200m 处
D.200一500m 处
【小题2】该县聚落的变化特征是
A.聚落规模逐渐萎缩
B.聚落平均面积减少
C.聚落分布更加零散
D.聚落向道路集聚
【小题3】该地聚落分布的变化将会
A.增加山货的供应
B.提高土地利用集约度
C.增加农村劳动力
D.加剧水土流失的程度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城市与城市化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