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下图是城市建筑物平均高度变化的示意图。H
1
、H
2
、H
3
分别表示城市建筑物平均高度:距城市中心越远,建筑物平均高度越低。形成这种变化特点的原因是()
A.城市中心区通风采光的需要
B.减轻城市热岛效应强度的需要
C.为了降低单位面积用地成本
D.为了体现城市的建筑风格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7-08-26 10:06:0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城市中以往多采用釉面砖、水泥等不透水的材料铺设地面,这对城市生态环境的主要危害有 ( )
①阻断了大气降水直接补充地下水的途径
②冬季雨雪天气极易使地面结冰,引起交通和出行困难
③影响了城市植被的生长
④降低了城市地面和空气的干燥程度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③
同类题2
近年来,我国不少城市出现了“一雨即涝”的现象。针对这种现象,我国提出了建设“海绵城市”的对策。通过增加城市“海绵体”,使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下雨时渗水、蓄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结合相关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目前,我国建设“海绵城市”的重点地区是
A.东北地区
B.西北地区
C.华北地区
D.青藏地区
【小题2】下列不属于造成城市“一雨即涝”的人为原因是
A.城市用地改变了土地性质
B.城市扩展破坏了原有的水系
C.城市发展减少生物的种类
D.城市建筑改变了原有的地貌
同类题3
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水平的主要标志是
A.城市总人口的增加
B.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
C.城市数量的增加
D.城市用地规模的扩大
同类题4
下图是“1950-2050年世界上较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城镇人口与农村人口变化趋势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甲、乙、丙、丁对应正确的是:
A.甲一欠发达地区城市人口
B.乙一较发达地区城市人口
C.丙一欠发达地区农村人口
D.丁一较发达地区城市人口
【小题2】有关世界城市化地区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发达国家城市化速度比发展中国家快
B.发达国家城市总人口比发展中国家多
C.发展中国家比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晚、水平低
D.发展中国家城乡发展差异小于发达国家
同类题5
城市渠化是指将城市内河河道取直,硬化河堤、河底,改造岸坡为直立砌墙或混凝土墙,把天然河道变成人工明渠。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我国各地在城市化过程中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城市渠化现象,其主要作用是( )
A.改善城市供水条件
B.增强排污排涝能力
C.提升内河航运能力
D.增加休憩娱乐场所
【小题2】城市渠化对地理环境的负面影响是( )
A.河流流速减慢,泥沙淤积加重
B.阻断与地下径流的联系,地下水位上升
C.底栖生物生存环境变化,生物多样性减少
D.河道取直,水质恶化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城市与城市化
城市化
城市化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