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0字)(4分)
本报北京2月17日电(记者武卫政)环境保护部有关负责人今天通报,2月9日至15日,受燃放烟花爆竹影响,我国部分城市空气质量有所下降。按照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74个城市(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区域的城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春节期间空气质量平均达标天数比例为54.7%,超标天数比例为45.3%,其中空气质量属轻度污染占23.1%,中度污染占10.5%,重度污染占8.8%,严重污染占2.9%。
天津、石家庄、上海除夕夜(22时至次日2时)PM2.5浓度较高,分别为577微克/立方米、527微克/立方米和311微克/立方米。北京除夕夜PM2.5浓度为267微克/立方米,初四PM2.5浓度最高,为306微克/立方米。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语言表达 更新时间:2015-05-07 04:29:0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孔子敢于向传统教育挑战,极力主张扩大教育对象,无论贫富、贵贱、年龄及国别,都可以有享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即便是有过错、有污点的人,只要是诚心求学,都____,力加教诲。因此,孔子门下云集众多学子,他的学生可谓____,无所不有。他并不按贫富、贵贱、特长、态度、老小、远近等类别而有所偏向或歧视。至于孔子首创私人讲学,把学在官府的文化知识从垄断中解放出来,扩散到官府以外。综上所述,他的教育理念之一就是____。这一理念开了中国教育民主化、大众化和平等化的先河,不失为中国教育史上重大的一次体制变革。在今天的教育教学中,应加强对学习困难学生的关注和指导,以促使学业成功。教师在教育中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的差异,保护学生的隐私。在课堂上,教师应爱护每一个学生,不能只重视尖子生,对差生却____;在课堂外,教师应关爱身边的每一个学生,不管他是不是你的学生,只要他在学习上有不懂的地方向你求教,你就应该耐心地为他解答。除此之外,教育教学的评价要能成为促进每一个学生发展的有效手段和途径,(    )。

【小题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相提并论 五花八门 有教无类 置若罔闻
B.一视同仁 形形色色 有教无类 漠不关心
C.一视同仁 五花八门 循循善诱 置若罔闻
D.相提并论 形形色色 循循善诱 漠不关心
【小题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这一理念的提出第一个开了中国教育民主化、大众化和平等化的先河,在中国教育史上不失为重大的一次体制变革
B.这一理念不失为中国教育史上一次重大的体制变革,开了中国教育民主化、大众化和平等化的先河
C.这一理念开了中国教育民主化、大众化和平等化的先河,不失为在中国教育史上重大的一次体制变革
D.这一理念的提出开了中国教育民主化、大众化和平等化的先河,在中国教育史上不失为一次重大的体制变革
【小题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A.对学生的评价应该多方面、多形式
B.以此为依据选择和设计适宜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C.使学生有明确的追求目标和行为指向,在公平的评价体系下发展自我
D.不同的教育教学领域应该有所不同

同类题2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牛顿说他成功是因为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圣贤的存在确乎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但放眼望去,黑压压的一片大师毕竟令人眼晕。一代又一代的大师以他们强力的思想和语言为后来者精心构造了一个个既定的牢笼,_______。大师活水般的思想成为经典,其经典又在时间中风干成僵死的教条。对经典的阅读,与其说是对真理的向往,______,永远都不可能是平等的交流。

然而,对高尔基、索尔仁尼琴、张爱玲等这些人物,二十年前的人们与今天人们的看法也绝不相同。因而我们说,大师是一种“客观存在”,同时也是一种“主观存在”。而后人超越了时代的困囿反观大师时,大师也已不再是个体化的大师,而是杂糅了复杂的历史信息的文化存在,在时间中经历着升值或贬值的自然过程。

于是便有了“重读大师”这个理念。“重读大师”不仅仅是一种“动态”,更是一种“常态”——这样的“重读”,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_______,而应是时时发生的。我们在重读中领悟了历史的述说,在传统中寻找了“对应的力量与智慧”,在这种颇富“时间差”效果的重读中,后人不仅“打捞”和发现了已逝的英灵,更能发现自我,体会对既往的生命拥有裁判权的那份愉悦,体会到“现代人对历史的胜利”。

同类题5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清人张潮在《幽梦影》中说:“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浅深,为所得之浅深耳。”这几句话的意思是,在人生的不同阶段,读书的境界是不一样的。少年时读书,是从字面上理解;中年时读书,是用人生的经历去理解;老年时读书,是用全部人生去理解。客观地说,读书的境界与年龄___________,即使也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老年人的理解不一定肤浅,年轻人的理解不一定深刻。关键是要结合人生去读书,感同身受,___________,深深体会蕴藏在文字后面的历史事实、科学道理、善良人性和审美情韵。这样读书,乐趣更大,境界更高。读书可以使心态平和,__________。“腹有诗书气自华”,这表明读书可以帮助培育良好的气质风度。一个人的气质风度和相貌是不一样的,( )。更重要的是,一个人书读多了,___________,就会提升精神品格,才能养成健康人格。

【小题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但也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老年人的理解不一定深刻,年轻人的理解不一定肤浅。
B.而且也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老年人的理解不一定深刻,年轻人的理解不一定肤浅。
C.但也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老年人的理解不一定肤浅,年轻人的理解不一定深刻。
D.而且也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老年人的理解不一定肤浅,年轻人的理解不一定深刻。
【小题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休戚与共  触类旁通  宁静致远  震撼人心
B.息息相关  融会贯通  宁静致远  振聋发聩
C.休戚与共  融会贯通  明察秋毫  震撼人心
D.息息相关  触类旁通  明察秋毫  振聋发聩
【小题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相貌可以遗传,气质风度也可以遗传,读书是可以培养气质风度的沃土
B.气质风度可以遗传,而读书是培养气质风度的沃土,相貌只能靠后天培养
C.相貌、气质风度可以遗传,也可以靠后天培养,而读书是培养气质风度的沃土
D.相貌可以遗传,气质风度只能靠后天培养,而读书是培养气质风度的沃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