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城乡规划】下图为我国某城市规划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古城区形成的有利区位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__。
(2) 在①②③④四地中建一高级住宅区,宣布局在________,理由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该市在城市规划建设中应如何保护古城?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7-10-19 08:07:5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右图为“某大城市分区分布简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关于图中功能分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城市功能区的形成是同类经济活动空间集聚的结果
B.文化区、旅游区是各个城市共同拥有的功能区
C.城市中各功能区之间有明确的界线
D.每个功能区只有一种功能
【小题2】关于a所在功能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区用地面积虽小,但它是经济活动最繁忙的地带
B.该区通常位于交通便捷的市中心和街道两旁
C.区内的租金往往是城市中最高的
D.区内人流昼夜川流不息,热闹非凡
【小题3】图示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呈现()
A.同心圆模式
B.扇形模式
C.多核心模式
D.条带模式
同类题2
下图为我国某城市外部形态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该城市位于
A.黄淮海平原
B.汾河平原
C.汉水谷地
D.渭河平原
【小题2】该城市外部形态主要受制于
A.铁路、河流
B.河流、交通
C.地形、铁路
D.地形、河流
【小题3】该城市夏季气温偏高,其原因可能是
A.位于河谷,大气中水汽含量大
B.海拔低,大气保温作用强
C.深居内陆,大陆性强
D.受地形影响,夏季风气流下沉,降水少
同类题3
读城市地租分布等值线图。
【小题1】造成图中局部地区地租分布等值线由中心向外凸出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条件
B.交通条件
C.人口分布状况
D.早期商业活动
【小题2】有人认为,如果农民大量进城,会造成城市人口规模过大,带来不可估量的严重后果(比如,贫民窟增多、社会混乱、就业压力增大等)。对此你的看法是( )
A.这种说法对,引起社会混乱,造成经济下滑
B.这种说法错误,农民都进了城,有利于经济结构的调整,不会有任何问题
C.这种说法片面,大城市人口规模增长,小城镇建设加快,从根本上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D.这种说法对,农民劳动力素质低,不利于经济的发展
同类题4
聚落是一种人工复合生态系统,包含民居及其周边地理环境。中国传统聚落受“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塑造了一种背山临水,阳光充足,交通方便,兼顾供水和排水的理想聚落模式,四川盆地东部宝胜村就是该模式的典型代表。下图示意宝胜村聚落。据此完成下题。
传统聚落发展过程中,优化聚落空间布局的基本出发点是
A.增加耕地面积
B.控制人口增长
C.提高生活品质
D.改善交通条件
同类题5
下图中的四个聚落,最有可能发展成为城市聚落的是
A.A
B.B
C.C
D.D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城市与城市化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城市土地利用类型与城市功能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