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荆州,历史名城。在元世祖忽必烈之前,荆州一直为长江中游的中心城市。在此之后其长江中游中心城市的地位让位给湖广行省的治所——武昌。荆州对外水运中心位置不断变化,楚建郢都时,在今江陵城下,后移至荆州,唐、宋之际,码头转移到沙头市(今沙市)。明朝后期,黄汴撰写的《天下水陆路程》记载了北京至贵州、云南二省的道路:“自荆州府渡大江,六十里,方至对岸公安县;由汉口渡江,仅七里,即至对岸武昌府。”下图为江陵、荆州、沙市及武汉位置图。

(1)分析荆州在元世祖忽必烈之前成为长江中游中心城市的原因
(2)描述荆州城区中心位置变化特征,并分析其原因。
(3)请在下列两个问题中,选择其中一个问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问题计分。
问题①:分析荆州衰落的原因。
问题②:分析武汉兴起的原因。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7-11-06 05:03:5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4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亚深居亚欧大陆内陆地区,位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中段。中亚各国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合作伙伴,近年来我国在中亚地区参与投资兴建了多条油气管道。图甲为中亚地区简图。


材料二 阿姆河、锡尔河流域是中亚著名的农业区,随着生产规模扩大,农药化肥投入也显著增加。上游国家大量兴修水库拦水灌溉、发电,中下游地区用水日显紧张。图乙为阿姆河上游某水文站数据。


材料三 近几年,中国某跨国集团在中亚建设了以棉纺工业为主的工业园区。其规划如图丙所示。


(1)据图分析阿姆河月平均径流量最大的季节是 ,原因是 。该河流主要参与的水循环类型是
(2)中亚城市多沿 分布,试分析这种分布对城市发展带来的影响。
(3)从水循环的角度分析中亚地区河流上游兴修水库对下游自然环境带来的影响。
(4)中亚农业发展对地理环境带来的影响及其可持续发展措施对应正确的有 (双选)
A.水土流失------缩小农业生产规模B.土壤污染------合理施用农药化肥
C.土地荒漠化----合理利用水资源D.湿地萎缩------停止沿岸农业区开发
(5)从经济效益的角度考虑,此地建设的纺纱厂属于 指向型,园区中纺纱厂与织布厂、印染厂等工业布局在一起体现了 的特点,这样布局带来的优势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