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生态红线是指对生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必须严格管理的空间边界线。下表为2014年南京市部分生态红线区域面积统计表。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生态红线区兼有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B.设置红线的主要目的是划定城市边界
C.生态红线区决定南京环境承载力
D.设置红线区将阻碍南京城市面积扩大
【小题2】保护生态红线区对南京城市环境的意义
A.调节城市气候,扩大昼夜温差
B.影响城市水循环,地表径流变化增大
C.保护生物多样性,改变植被类型
D.提高环境自净能力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8-01-12 05:05:3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图为 1986~2015 年我国某城市市民主要出行方式变化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2011 年来市民出行方式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A.产业布局
B.交通拥堵
C.居民素质
D.生活水平
【小题2】近年来市民出行方式变化趋势对该市地理环境产生的主要影响可能是
A.大气质量改善
B.河道水质净化
C.空间结构优化
D.地域范围扩大
同类题2
下图为相同降水量下的城市化前后地表径流过程曲线。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甲、乙两条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甲代表城市化前的地表径流
②乙过程有利于地下水的补给
③乙的长期后果可能造成城市水荒
④甲过程下渗量小于乙过程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小题2】甲曲线的最大值提前于乙曲线的最大值的原因是
A.天然调蓄能力强
B.城市热岛效应
C.下垫面透水能力好
D.植被覆盖率降低
同类题3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下雨时蓄水,需要时“放水”。目前许多城市都在倡导建设“海绵城市”。下图为城市部分地区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海绵城市”对水循环的影响,表现在( )
A. ①减少 B. ②增加
C. ③减少 D. ④增加
【小题2】建设“海绵城市”,可以
A. 减轻城市环境污染
B. 减轻城市内涝状况
C. 缓解城市交通压力
D. 缓解城市用地紧张
同类题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材料一 :
世界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时间
城市人口(亿)
城市化水平(%)
城市人口(亿)
城市化水平(%)
城市人口(亿)
城市化水平(%)
1950
7.34
29.2
4.47
53.8
2.87
17.0
1970
13.71
37.1
6.98
66.6
6.73
25.4
1990
22.34
42.6
8.77
72.5
13.57
33.6
2010
36.23
51.8
10.11
76.0
26.12
46.2
材料二:下图示我国某地1950年--2010年城市发展变化模式图
(1)据材料一中的表格分析:近60年来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发展特点
,
。
(2)结合材料二说明该地城市化表现有:
,
。衡量该地城市化的标志:
(3)目前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过程中主要出现的问题( )
A.城市环境质量下降
B.逆城市化现象
C.一、三产业就业比重上升
D.生物多样性增多
同类题5
下图是四个国家城市化过程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发达国家城市化发展的特点是
A.起步晚,水平高
B.起步早,水平低
C.起步晚,水平低
D.起步早,水平高
【小题2】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过快易产生的环境变化是
A.生物多样性增加
B.城市土地质量提高
C.地下水水质提高
D.城市“热岛”现象加剧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城市与城市化
城市化
城市化问题
城市化问题的形成、表现、措施
生态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