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意识到人生有限、生命短暂是人的自我意识觉醒的标志。《赤壁赋》有“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之喟叹,《兰亭集序》中有“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的感悟。请“少年不识愁滋味”的你谈谈对这一问题的看法。(不少于100字)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语言表达 更新时间:2011-09-09 10:33:5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根据下面提供的景物及要求拓展语句,不少于30个字(任选一题做答)。
景物:校园里的白杨树
(1)在你高兴时,你眼中的白杨树(运用拟人)
(2)在你悲伤时,你眼中的白杨树(运用比喻)
同类题2
请你运用反复手法写一段话,表达某种情感。不少于60字。
同类题3
根据下面一句话,发挥想象,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有创意地将其扩展成一段文字。70字左右。
太阳照耀小城中的小溪。
同类题4
扩展下面的语句,要求突出梅花不畏严寒的品格。
梅花开放了。
同类题5
古人的清明节是这样过的。①感受春季“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的美好;②祭拜先祖:男女扫墓,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以纸钱置坟头;③趋芳树,择园圃,列坐尽醉,尽享对生活的热爱。
依据上面的文字,发挥你的想象,描写一段古人过清明的场景。要求:以上三个场景任选其一进行描写,语言形象、生动,至少使用两种修辞手法,100字左右。
相关知识点
语言文字运用
语段应用
压缩语段、扩展语句
扩展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