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城市渠化是指将城市内河河道取直,硬化河堤、河底,改造岸坡为直立砌墙或混凝土墙,把天然河道变成人工明渠,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我国各地在城市化过程中,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城市渠化现象,其主要作用是
A.增强排污排涝能力
B.增加休憩娱乐场所
C.提升内河航运能力
D.改善城市供水条件
【小题2】城市渠化对地理环境的负面影响是
A.河道取直,水质恶化
B.水土流失,泥沙淤积
C.增加下渗,地下水位上升
D.打破平衡,生物多样性减少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7-12-29 09:10:1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关于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地下径流增大
B.生物多样性增加
C.热岛效应增强
D.土壤肥力提高
同类题2
读伦敦城市地域发展示意图和城市人口变化示意图,回答问题。
(1)说出图中显示的伦敦城市化的标志。
(2)伦敦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对城市水文产生了什么影响。
(3)说伦敦后期人口出现微弱增长的原因有哪些?
同类题3
读中国四个城市建成区面积(平方公里)的变化表,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推动四城市建成区面积变化的主要动力是
A.城市人口众多
B.社会经济发展
C.城市用地增多
D.城市建筑剧增
【小题2】依据表格信息判断四个城市中服务范围最大的是
A.北京市
B.上海市
C.天津市
D.深圳市
同类题4
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着城市化过程,城市化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各种城市问题。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96—2004年福州市非农业人口与耕地、建设用地变化图
材料二: 下表为1996年和2004年福州市土地利用结构状况。
(1)简述1996年——2004年该市耕地和建设用地的变化过程;分析在这一阶段该市的城市化特点。
(2)分析该市城市化过程中土地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主要对策。
同类题5
【自然灾害与防治】
材料一:近年来,中国城市“逢雨看海”屡屡发生,与之同时,地下水水荒现象越来越严重,中国政府提出,要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并就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做出了部署。所谓“海绵城市”,就是通过屋顶绿化、雨水收集利用设施以及铺设渗透路面、渗水性停车场等措施,让城市像“海绵”一样,能在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弹性地适应环境变化,应对自然灾害。
材料二:我国某城市建设规划图(上图)。
结合图文资料分析该城市规划建设中的地理事物在应对城市内涝和地下水水荒中的作用。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城市与城市化
城市化
城市化问题
城市化问题的形成、表现、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