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开展“光盘行动”,拒绝“舌尖上的浪费”,已成为一种时尚,遵义市某中学刊出了一期以“光盘行动”为主题的校报,其中“社会聚焦”栏目中刊登了以下二则材料,请概括其主要信息。(不超过30字)(5分)
新华网  有关数据表明,我国每年浪费粮食约500亿公斤,接近全国粮食总产量的十分之一。即使按保守计算,每年最少倒掉约2亿人一年粮食或口粮。
遵义日报 遵义市汇川区一位街道办事工作人员发出了“光盘行动”倡议,立即得到了社区居民的大力支持,同时遵义市的各个社区纷纷响应。记者了解到,目前,市区内60多家餐饮单位纷纷开展“光盘行动”,向“舌尖上的浪费”说“不”,许多酒店推出“半份菜”、“免费打包”等服务项目,引导消费者做“光盘一族”。
答: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语言表达 更新时间:2015-01-12 02:52:1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1:(文登网讯)现在多数饭店、餐馆都在餐桌上配备了一次性筷子,而就餐者认为,一次性筷子都是专人专用,外面又有塑料包装,心理上感到很“安全”。业内人士介绍,一次性筷子的保质期为四个月,已过保质期的一次性筷子二氧化硫会严重超标,经常用这种筷子进餐,容易患上呼吸道疾病,严重的会滋生致癌物——黄曲霉素,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
材料2:海经讯(实习记者杨雄信)15日晚,央视“3·15”晚会曝光的“黑筷子”的生产过程,让不少每天在外就餐的人们担心不已。据央视曝光,一次性筷子在生产过程中经历了熏硫磺、石蜡、双氧水等多种化学药品的加工,生产过程触目惊心,让不少人对一次性筷子一直以来“更加卫生”的好感消失殆尽,但昨日记者走访海口多个餐馆和批发市场发现,在一些中小餐馆,顾客仍然在大量使用一次性筷子,批发市场里一次性筷子也照卖不误。
材料3:有人揭内幕,一次性筷子是用杨木、桦木、毛竹制成的,而且大多以原木形式加工而成,不像此前人们常说的——一次性筷子是用边角废料制成的。而据说,少用一双一次性筷子,可减排二氧化碳20克。
【小题1】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材料的内容(3分)
【小题2】你对上述现象有何看法?请简要阐述。(150字左右)(7分)

同类题4

阅读下面新闻,完成文后题目。(6分)
(新华社电记者刘洁秋黄兴伟)新西兰南岛4日凌晨发生里氏7.1级强烈地震,地震造成两人重伤、部分建筑物和道路损坏,但迄今没有传出人员死亡的消息。
  新西兰民防事务部长约翰·卡特当天在首都惠灵顿与相关部门负责人和专家会面后对媒体说,没有人员死亡“实在是太幸运了”!这种“幸运”并非出于偶然。一来,新西兰人口仅有437万,居住分散,震中地带人口密度不大。二来,新西兰应对地震也有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做法,非常值得借鉴。
  新西兰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是地震多发国。历史上新西兰曾因地震严重受灾。基于对地震的反思,新西兰在抗震减灾方面不断摸索,现已形成一套实用的经验和做法。主要是:隔震技术世界领先,建筑立法把质量关,重视防灾减灾教育。
  同时,新西兰政府重视灾害防御工作,灾害防御机制行之有效。政府对各种自然灾害实行综合管理,专门设立了政府民防部,从中央政府到地区、地方三级政府均设有防灾减灾机构。
(1)请你从新华社记者的角度为这则新闻拟一个恰当的、具有启示性的标题。(15字以内,含标点)(2分)
标题:
(2)新西兰应对地震的做法,对我们有哪些可资借鉴之处?试简要概括。(4分)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