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用简洁的文字概括叶开关于现行语文教材的主要观点。要求:不超过16个字。(4分)
著名作家、《收获》杂志编辑部主任叶开认为,现在谈到语文,很多人首先想到的语文教材,是用来考试的那几本书。教材中,把文章分成诗歌、散文、小说、议论文等一些门类,仿佛此外就不是语文。而他理解的“语文”,应该把文史哲所有的知识都包括进去。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语言表达 更新时间:2015-06-03 04:41:3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片段,并概括文中对“幸福”的三种看法。
幸福感是一个主客观结合的生存整体状态评估。心理学家赛利格曼在他的积极心理学中提出一个幸福公式:总幸福指数=先天的遗传素质+后天的环境+你能主动控制的心理力量。大众幸福学的前五方面都可以说是包含在“主动控制的心理力量”中了,有效的心理训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先天遗传素质”的不足,是追求幸福者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自己努力去实现的。只有自由关系到幸福的“后天环境”,需要放在一个更广大的社会环境中去理解和实现。从社会学和经济学来说, 这个大的环境是“福祉”,而从伦理学或哲学来说,就是“好生活”。从社会“福祉”和“好生活”的角度来理解幸福与自由的关系,在诺贝尔经济奖得主阿马蒂亚·森的《作为自由的发展》中有非常精辟的论述。阿马蒂亚·森特别关注的是,幸福到底是指什么?幸福的真正目的又是什么?他认为,如果财富能在社会中能得以公正分配,财富和GDP确实是人类福祉的重要因素,因为这能提高人们的购买力。但是,财富只是手段而非目的,财富能帮助人们得到那些真正有价值的东西,但财富本身并不是价值。阿马蒂亚·森提出改善人类生存状态的能力扩展理论,既不同于功利主义把幸福等同为主观的满足和快乐,也区别于市场主义把福祉简化为财富或收入的增长。他强调的是提升社会的整体自由,以帮助所有人都能获得有价值功能的能力,追求他们自己心目中的幸福。(选自《南方周末》,有删改)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2019年2月22日,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主办的第一部“心理健康蓝皮书”发布会在京举行。《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7-2018)》聚焦“心理健康”,从学术视角研究和分析2017~2018年我国国民及各个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快速转型期,人们的生活节奏明显加快,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国民心理健康越来越成为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7~2018)》作为国内第一本心理健康蓝皮书,从多角度呈现了我国当前国民心理健康的现状与趋势,并为进一步维护和改善国民心理健康状况提出了相关建议。

蓝皮书指出,我国国民心理健康需求极大,但国民感知到的心理咨询服务不便利。为了解我国国民的心理健康服务需求,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与国民心理健康评估发展中心近年来曾三次进行国民的心理健康服务需求相关调查,有88%的受访者认为心理健康工作重要,绝大多数成年人都感到了心理健康工作的重要性。然而,心理健康服务的现状又如何呢?对“你觉得获得心理咨询服务是否便利”这一问题,有74%的受访者认为“不便利”,这提示民众的心理健康需求与目前能够提供给民众的心理健康服务之间的差距很大。

针对具体的心理健康需求,调查显示,国民需求率最高的是“自我调节”知识,有53.0%的受访者表示需要,后面依次是“教育孩子”(46.3%)、“人际交往”(44.3%)、“心理疾病防治”(34.1%)、“职业指导”(33.9%)和“婚姻”(28.9%)。

(1)归纳上述消息的主要内容。不超过30个字。
(2)针对上述消息所反映的社会现象,写一段评述性文字。要求80~1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