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创新人才”是指具有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等三方面素质的人才。创新意识是指具有为科学与技术事业的发展而献身的高尚精神和进行创造发明的强烈愿望;创造性思维解决如何形成创新的愿望、理论及设计的问题;创新能力是解决如何把创新的愿望、理论及设计转化为实际的精神或物质产品的实践能力。
可见,创新意识是实现创造发明的前提与动力;而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又必须要有创造性思维作基础,离开创造性思维,创新意识将成为不切实际的空谈;离开创造性思维,精神或物质产品的产生就成为无源之水。
“鹊桥”中继卫星携带了一把展开后口径达到五米的“大伞”,这把“大伞”是人类历史上深空探测器所携带的最大口径通信天线,正是它在“鹊桥”中继卫星和地球之间铺设了一条信息高速公路。这把“大伞”能顺利展开,是“鹊桥”中继卫星发射成功的重要标志。由于“鹊桥”中继卫星在飞行过程中要经历零下230摄氏度的低温,科学家们想了很多办法,确保“大伞”不会冻僵。“鹊桥”中继卫星到达地月拉格朗日L2点后,要定期进行轨道维持,以确保长期稳定运行。如果“鹊桥”中继卫星偏离轨道,修正轨道会消耗大量推进剂,“鹊桥”中继卫星的寿命就会大大缩短。“鹊桥”中继卫星除了完成中继任务外,还要开展人类历史上最远距离的激光测距实验。“鹊桥”中继卫星能否捕捉到从地球上的观测台站发出的激光波束,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