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读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发展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有关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由甲图到乙图变化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此过程称为城市化
B.在此过程中社会经济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C.此过程中城市人口数量增加
D.此过程中出现了明显的逆城市化现象
【小题2】在由甲图到乙图变化过程,可能产生的问题和现象有( )
①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迁移②城市郊区的农业生产结构发生变化③工业生产排放大量废弃物,导致城市环境质量下降④出现“热岛”现象,不利于市区大气污染物的扩散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小题3】有关a、b、c、d四类城市等级体系和服务功能叙述正确的是( )
A.a等级的城市等级最高,数目最多,服务范围最大
B.b等级比d等级的城市等级高,服务种类多,服务范围广
C.c等级城市之间的距离比b等级城市之间的距离远
D.d等级城市等级最低,但服务种类最多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1-04-28 01:57:0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2010年6月5日召开的“转变发展方式,建设人居环境”研讨会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与区域经济部副部长高世楫认为,中国要加快城市化进程,就必然伴随巨大的人口跨区流动,未来二三十年中国将出现人类历史上没见过的大规模的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农村人口大量迁移到城市对城市的有利影响是
A.加快农村农业现代化进程
B.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和文明程度
C.繁荣城市第三产业
D.加大城市交通压力
【小题2】为保证我国城市化健康发展,对我国的农村人口迁入城市应采取的措施是
A.严格限制农民进城
B.提高农民素质,合理控制规模
C.只允许进入小城市,不准进入大城市
D.大力发展城市房地产,满足农民进城居住
同类题2
读某城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图中工业区布局合理,则该市主导风向是
______________
。
(2)除考虑风向外,从图中分析该市工业布局的合理性有哪些?
(3)F、G所示的两区域中,表示商业中心的是
______________
地。
(4)A、B、C、D四地中,最适宜建高级住宅区的是
______________
地,原因有什么?
同类题3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人口流动规模越来越大,重庆曾是全国人口流出最多的省区。但自2015年我国流动人口总量开始下降。下图示意2016年重庆市各区人口的流动状况。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大量人口流动对该区的主要影响是
A.区域经济发展缓慢
B.使城市出现空心化现象
C.生态环境得以改善
D.增加区际之间交通压力
【小题2】2016年重庆市人口流动的主要特点是
A.具有明显回流现象
B.流动人口均为青壮年
C.流动人口生活条件较好
D.均流向经济发达地区
【小题3】形成2016年重庆市人口流动的主要原因是
A.西部交通条件改善
B.东部地区经济下滑
C.重庆人口政策限制
D.重庆经济快速发展
同类题4
下表为辽宁省与广东省不同年份城市人口比重比较表,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两省城市化进程差异明显,主要原因有( )
①辽宁省城市化起步早、水平高主要得益于矿产资源的开发
②在1990-2000年间辽宁省城市化发展缓慢的原因之一是缺乏国家政策支持
③广东省起步晚是由于气候条件优越、农业发达,制约了城市化的发展
④广东省后来居上主要得益于乡镇企业的迅猛发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小题2】两省城市化要进一步发展面临的共同问题是( )
A.农村剩余劳动力不足
B.基础设施落后
C.严格的户籍制度
D.区域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调整升级
同类题5
读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曲线图”和“城市人口比重曲线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在“人口自然增长率曲线图”中,该国人增长最快和人口最多时期分别是
A.4和2
B.2和4
C.1和2
D.2和3
【小题2】在“城市人口比重曲线图”各个阶段叙述错误的是
A.甲时期,该国城市化水平低,发展慢
B.乙时期,该国城市化加速发展,必然出现虚假城市化
C.丙时期,该国城市化水平较高,发展速度放缓
D.该国城市化发展曲线与世界城市化发展趋势基本相似,呈“S”型曲线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城市与城市化
城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