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同济、华师大、华东理工、上外和东华等6所高校,在自主招生的理科考试中无一例外地选择了放弃考语文。
旋即,一场“为何考英文,不考语文?”的争论在社会上展开——
有人说:学生压力够大了,语文是母语,没有必要逢考必有;有人说:凭什么不考语文,中国人自己的语言还要不要……
面对争论,孰对孰错? (腾讯教育2010年1月27日有删改)
孔子有个学生看到一个孩子掉进湍急的河里,就奋不顾身地跳下去把他救起。这个孩子的父亲送他一头牛表示感谢,他高兴地接受了。大家认为他太贪心。孔子不以为然。据说,春秋时鲁国政府有一条规定,鲁国人到国外旅行,凡是看见在外国沦为奴隶的本国人,可以先垫钱把他赎回来,回国后再到政府去报账。孔子的一个学生赎人后却没有去报账,人们夸他品格高尚。孔子却严厉地批评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