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古代芜湖得两江交汇、舟楫之利,经济比较发达。如今,历史遗留下来的“芜湖古城”部分巷道仍保持着明清时期的整体格局。下图为芜湖市主城区地理位置及主要公路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芜湖古城”最可能位于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小题2】在芜湖长江大桥桥位选址过程中,为克服常规地质调查的局限性和盲目性,从宏观上获取调查区的区域地质、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等信息,从而对桥渡区的工程地质条件作出评价。最宜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遥感技术
B.全球定位系统
C.地理信息系统
D.数字地球技术遥感技术
【小题3】芜湖市主城区大型批发市场更多地集中于城市主干道附近而非高速公路沿线,这主要是因为相对于高速公路,城市主干道
A.运输速度更快
B.运输更加机动灵活
C.路面更加宽阔
D.附近地价更加低廉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8-03-31 09:02:5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列有关河流与城市区位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影响城市区位的主要是河流的供水和排污功能
B.中国大部分城市都是沿江河湖道发育壮大的
C.对城市在地域分布方面影响最大的是河流
D.沿河设城是中国北方城市分布的一般规律
同类题2
2019年1月11日,北京市级行政中心正式迁入城市副中心通州区。下图为“通州区区位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选址通州作为副中心的原因是( )
A.距北京城区很远
B.位于京、津两地的中心位置
C.区内交通条件不完善
D.城镇化水平高
【小题2】北京规划建设城市副中心的主要原因( )
A.扩大城市规模,提高城镇化水平
B.吸引市区产业转移
C.扩大北京的服务范围
D.缓解大城市问题
同类题3
2010年1月,国务院正式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皖江城市带主要包括安徽省的芜湖、铜陵、安庆、池州、巢湖、宣城等城市,是长三角向中西部地区实施产业转移的最佳区域。读图,回答各题。
【小题1】皖江城市带主要分布在
A.铁路沿线地区
B.河流交汇处
C.沿江平原
D.山间盆地
【小题2】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有
①科技力量雄厚 ②劳动力廉价
③距离长三角近 ④土地价格低
⑤海陆交通便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②④⑤
【小题3】图中甲为黄山,夏季去黄山旅游应注意的安全问题是
A.带墨镜、防晒霜、羽绒服和防高原反应的药品
B.遇到雷雨时,用手抓紧路边的铁链以防滑倒
C.在险要处拍照时,不要随意移动以防失足跌落
D.尽量沿陡坡攀登,以缩短登山的路程和时间
同类题4
下列是某中学为“重走古丝绸之路”夏令营活动所搜集的材料。据此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M城为历史文化名城。《资治通鉴》称M城及其附近在唐代“闾阎相望,桑麻翳野”。
(1)指出M城成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原因。
材料二 土地盐碱化的发生过程是地下水位上升至土壤层,因蒸发旺盛,水中的矿物质(盐分)在土壤中不断积累,造成土地肥力下降。
(2)在相同年份,M城附近丙、丁两村比较,哪个村盐碱化较严重?分析其主要自然原因。
(3)有人认为在M城大力发展大农业以帮扶当地牧民脱贫。你是否赞同,并说明理由。
同类题5
下图是北京市某区域遥感影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显示了城市中最普遍的一种用地方式,它是
A.商业区
B.住宅区
C.工业区
D.农业区
【小题2】该影像图所在地
A.高楼林立,人口密度大
B.主要占据市中心繁华地段
C.紧邻大型工业生产企业
D.可能位于环境优美的郊区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城市与城市化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交通运输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