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爷爷的乡愁是家里的麦田,爸爸的乡愁是祖居的老屋,我的乡愁是村口的柿子树,如今久居城市的儿子毕业论文的题目是《寻找那些终将逝去的农耕文化》,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材料中的这种变化将会导致
A.农村经济走向衰落
B.农村人力资本流失
C.农村空巢老人减少
D.农村生态环境恶化
【小题2】下列诗句中描写该家乡的是
A.采伐红松惊秀木,耕耘黑土望丰收
B.罗浮山下四时春,芦橘杨梅次第新
C.人家半凿山腰住,车马都从屋上过
D.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8-07-01 06:05:4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区域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初期阶段、成长阶段和衰落阶段。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在区域发展的成长阶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第二产业始终占绝对支配地位,第一产业比重不断下降
B.第一产业产值不断下降,第三产业产值不断上升
C.成长阶段后期,第三产业比重超过第二产业,从而导致区域走向衰落
D.人地关系越来越不协调
【小题2】若乙图中各点分别代表某区域不同发展阶段的产业结构特征,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A.A—B—C
B.B—A—C
C.B—C—A
D.C—A—B
同类题2
下图是“我国某地城市化过程发展阶段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阶段Ⅰ所表示的城市化阶段是( )
A.初级阶段
B.加速阶段
C.逆城市化阶段
D.停滞阶段
【小题2】阶段Ⅱ形成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城市内部经济的衰退
B.乡村和小城镇发展超过城市
C.城市环境恶化
D.城乡交通不便
同类题3
如图表示安徽省 1985-2010 年就业结构与城镇人口比重变化,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2005 年以来,安徽省城市化可能处在下列的哪个过程( )
A.起步阶段
B.郊区城市化
C.逆城市化
D.再城市化
【小题2】从图中可以推断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数量不断增多
B.劳动力不断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
C.大量农村人口不断向东部沿海城市迁移
D.城市人口比重不断上升,城市经济有了很大发展
同类题4
下图为城市化进程示意图,表为1953年到2018年中的人口统计资料。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时间(年)
人口总数(亿人)
自然增长率(‰)
城市人口数(亿人)
1953
5.8
22.2
0.8
1982
10.1
15.7
2.1
2018
13.9
3.8
8.3
【小题1】1953至1982年,我国人口增长的特点是( )
A.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B.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C.低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D.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小题2】1982年前后,中国城市化水平处于( )
A.初期阶段
B.中期阶段
C.后期阶段
D.逆城市化阶段
【小题3】判断1953-2018年中国( )
A.劳动力数量减少
B.农村人口比重减少
C.自然增长率增加
D.人口总数增长缓慢
同类题5
产业的发展与城市化进程密切相关。下图为我国城市房地产业的发展规律示意图,
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目前,我国许多城市在郊区建设公租房和经济适用房,主要考虑的区位因素是
A.交通条件
B.土地价格
C.环境质量
D.工业布局
【小题2】下面关于城市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城市化就是指城市人口比乡村人口多
B.城市化意味着城市用地的无限扩大
C.城市人口比重上升是城市化最主要的标志
D.城市化就是城市工业化过程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城市与城市化
城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