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下图示意生态城市建设面临的三条道路。K1示生态环境质量安全警戒线,K2表示生态环境质量恶化警戒线。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我国生态城市建设中最不可取的道路是
A.K2线
B.AC曲线
C.AD曲线
D.AB曲线
【小题2】生态城市建设的核心是协调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其突出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A.公平的观念
B.发展的观念
C.环境的观念
D.权利的观念
【小题3】将北京建设成为生态城市的合理措施有
①增加城市绿地面积②控制城市化进程③合理发展城市轨道交通④限制高耗能、高污染产业发展⑤集中布置城市用地⑥分散城市职能
A.①③④⑥
B.②③④⑤
C.①②⑤⑥
D.①③④⑤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8-07-08 01:46:4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读长江三角洲城市分布简图和上海市区及郊县土地面积变化图,完成下列问题。
(1)根据上海市区及郊县土地面积变化图,分析上海地区城镇化快速推进开始的时间。
(2)请从资源、生态环境、人类生活等角度分析城镇化快速发展对地理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
(3) 我国正在积极推进城镇化建设。请为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实现城镇化提出建议。
同类题2
近年来,我国不少城市出现了“一雨即涝”的现象。针对这种现象,我国提出了建设“海绵城市”的对策。通过增加城市“海绵体”,使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下雨时渗水、蓄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我国最需加强“海绵城市”建设的地区是
A.东北地区
B.华北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小题2】不属于造成城市“一雨即涝”的人为原因是
A.城市用地改变了土地性质
B.城市扩展破坏了原有的水系
C.城市建筑改变了原有的地貌
D.城市发展减少生物的种类
同类题3
下图为“我国武汉轻轨某路段图”,读图并结合相关知识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修建城市轻轨铁路的最主要目的是()
A.改善交通状况
B.改善居民生活
C.改善城市环境
D.改善城市结构
【小题2】图中轻轨采用高架方式的主要目的是()
A.节约建设成本
B.保证行车通畅安全
C.消除噪声污染
D.控制列车尾气排放
同类题4
城市化过程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也对环境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某大城市1949—2002年发展统计图。
材料二 该城市中心与郊区平原的数据比较表。
(1)据材料一描述该城市的发展特征____________。
(2)据材料二,运用水循环的知识分析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___________。
同类题5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各题(62分)
1980年国家在深圳建立特区,深圳市被划分为关内(特区)和关外(非特区,即深圳市的郊区)。关内面积395km
2
关外面积1553 km
2
;享有“特区立法权”的关内以发展总部经济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关外以发展劳动密集产业为主。据统计,关外每平方公里产值相当于关内的21.2%。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要受多种因素制约,比如特区用地已日益紧张;近年来国际金融危机也给这里较大冲击,一些企业产值下降,甚至倒闭。
(1)试分析以加工出口为主的外向型经济以及关内、关外的划分对深圳市经济发展产生的主要负面影响。(6分)
(2)2010年7月1日起,深圳特区范围扩大到深圳全市,接近香港面积的两倍,特区内外一体化的进程必将加快,中国第一经济特区——深圳也将进入全新的跨时代发展阶段。特区地域扩人之际,对深圳末来城市和经济的发展请你提出几点建议。(8分)
(3)进入雨季时,深圳出现过水漫街面、低洼处建筑被浸泡等内涝现象,造成交通阻塞、财物损失。试分析其易内涝的原因。(6分)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城市与城市化
城市化
城市化问题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观念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