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和发展速度较快的区域。
概括图甲所示地区城市化水平的地区差异。
材料二:据统计,2010年11月上海人口普查中,流动人口超过900万,其中务工经商人员占78.3%。
(2)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材料三:上海市政府规划建设以陆家嘴—外滩为核心的金融商务区(图乙)。其中黄浦江西岸的外滩历史上一直是上海的金融商务中心;而黄浦江东岸在80年代还是农田和菜地。
(3)依据图文材料,分析上海市金融商务区形成的原因。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8-05-26 09:02:4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图为某活水公园雨水收集系统示意图,活水公园对城市环境的有利影响不包括
A.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B.减轻城市内涝
C.降解水中污染物,净化水体
D.提供工业用水
同类题2
影响深圳市兴起的主导因素政策
同类题3
与美国相比,中国城市化起步晚,水平低,发展速度慢。
同类题4
国际上形成了两大类城市化扩容模式,一类是以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为代表的“外延式”,该模式建筑密度较低,主要在两维空间内扩大城市空间容量;另一类是以日本、新加坡和中国香港为代表的“内含式”,该模式既保持城区较高的建筑密度,又充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采用“内含式”的城市扩容模式主要是由于
A.城市化水平低
B.人口数量多
C.人口密度大
D.经济发展水平高
【小题2】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若全部采用“外延式”城市扩容模式,将会带来的后果是
A.城市中心区萎缩加剧
B.就业困难、失业人数增多
C.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
D.降低土地资源的利用率
同类题5
下图为“不同城市居民上下班拥堵所花时间与其忍耐极限时间比较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交通最拥堵和居民对交通拥堵感受最痛苦的分别是
A.北京 重庆
B.武汉 广州
C.北京 西安
D.南京 成都
【小题2】为解决大城市的交通拥堵问题,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
A.发展城市立体交通
B.开辟公交专用车道
C.减少主干道红绿灯
D.加强城市交通规划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城市与城市化
城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