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城市规划的主要目的是( )
A.保护居民利益
B.保护城市环境
C.限制城市发展
D.降低生产成本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3-06-10 04:23:2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读“某市近30年来产业结构变化图”,完成下题。
关于各阶段区域发展的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A.a时期城市化水平最高
B.b时期环境质量最佳
C.b——c时期可能出现企业外迁现象
D.c时期城市的产业结构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
同类题2
下图是四个国家三大产业结构百分比图,如果a、b、c分别表示第一、二、三产业所占的比重,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①、②、③、④四个国家中城市化水平最高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2】若②、③代表世界上的两类国家(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有关②、③叙述正确的是
A.②国代表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低
B.③国代表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高
C.②国城市化起步早,目前可能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D.③国目前处于城市化后期阶段,城市化速度较慢
同类题3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下雨时蓄水,需要时“放水”。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上海建设“海绵城市”,除能够提高地下水位外,对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还有
A.防止海水倒灌
B.减缓地面沉降
C.加强城郊间热力环流
D.减弱酸雨污染
【小题2】上海建设“海绵城市”可以采取的措施之一是
A.完善排水系统
B.铺设防渗路面
C.增加绿地面积
D.退耕恢复湿地
同类题4
就业与居住作为城市的两大主要功能,其空间关系直接影响城市的交通流向、通勤距离和成本。下图为我国长江沿岸某城市1996年~2005 年就业与居住人口年均增长率的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1996年~2005 年,居住功能提升最明显的区域是
A.马塘区
B.新芜区
C.鸠江区
D.镜湖区
【小题2】1996 ~2005 年间,该城市就业群体的
A.平均交通成本下降
B.平均工作时间增加
C.交通流向比较稳定
D.跨区交通出行比重上升
同类题5
读1991-2015年我国城市化率和GDP逐年统计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1991-2015年期间,我国
A.2011年前城市化的速度一直快于 GDP增速
B.城市化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
C.从1999年开始进入城市化中期阶段
D.乡村人口的数量在不断减少
【小题2】2011年我国的城市化问题表现为
A.城市化的进程过慢
B.城市人均收入下降
C.城市交通拥堵严重
D.城市用地规模过小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城市与城市化
城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