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题文)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30年来,下图中某市1980-2009年城市化的过程。
材料二:该市在城市化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城市病)。专家建议打造生态城市,生态城市模式是一种理想模式,技术与自然充分融合,人的创造力和生产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居民的身心健康和环境质量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
(1)据材料一说出该市城市化进程的主要表现。
(2)推测该城市发展带来的积极影响。
(3)根据材料二,写出你所了解的“城市病”的表现,并针对“城市病”表现提出整改的合理建议。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8-07-26 10:46:1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钟摆族”是指工作在城市中,生活在郊区或其他城市,两处奔波的职场人士。“潮汐车道”是指根据交通流量的变化,通过交通指示标识,对其行驶方向进行适时调整的车道。下图为“潮汐车道景观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我国“钟摆族”出现的原因是
①郊区就业机会多
②城市生活成本高
③市区基础设施好
④交通便利
⑤外来流动人口增多
A.②⑤
B.②④
C.①③
D.④⑤
【小题2】关于“潮汐车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中左侧汽车向郊区行驶
B.可以缓解交通拥堵状况
C.通过增加道路面积,优化配置道路资源
D.0~18:00时,进城方向的车道数增加
同类题2
下图为“2000年与2010年某地区人口流动类型区划分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上图可以反映出2000~2010年该地区
A.区域出现逆城市化的现象
B.人口流动由经济因素主导
C.人口分布出现集中的趋势
D.人口流动的活力逐渐减弱
【小题2】为缓解该地区发展压力,优化人口空间分布的最合理措施是
①推动次级中心城市的建设
②加强该地区西北方向工业污染的治理
③不断明确各个城市职能分工
④将该地区产业大量转移到周边地区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同类题3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下雨时蓄水,需要时“放水”。加强“海绵城市” 建设的主要目的是
A.加强城郊间热力环流
B.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
C.减少城市洪涝灾害的发生
D.减弱酸雨污染
同类题4
下面左图示意我国大部分城市道路两侧绿化种植池现状,针对当前的城市问题有环保学者提出设计建议(下面右图所示)。据此回答下题。
环保学者提出的设计建议主要解决的是城市( )
A.热岛问题
B.内涝问题
C.拥堵问题
D.大气污染问题
同类题5
绿色出行新理念提倡骑自行车出行,减少石化能源使用,减少碳排放。读1986-2015年某城市市民主要出行方式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新理念对市民出行方式产生明显影响的年份开始于
A.1986年
B.2005年
C.2011年
D.2015年
【小题2】市民出行方式变化对该城市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A.优化城市产业结构
B.提高市民生活水平
C.扩大城市地域范围
D.改善城市交通状况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城市与城市化
城市化
城市化问题
城市化问题的形成、表现、措施